您的位置:正保會計網校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nginx
 > 正文
文 章

會計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的結構分析與分層設計

2009-03-30 09:14 來源:許家林

  【摘 要】 本文討論了目前我國會計專業(yè)理論課程教學的組織層次,以現行國內外會計專業(yè)不同層次會計理論課程教材及有關讀物所涉及的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按其內容組合方式進行了結構特點的比較分析,并在提高學生會計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的前提下,就組織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以及應涉及的研討內容進行了分層設計。

  【關鍵詞】 會計理論; 教學與研討; 內容; 結構; 研究

  大學教育的使命是文化傳授、專業(yè)教學、進行科學研究和培養(yǎng)未來的科學研究人員(奧爾特加•加塞特,2001)。為了完成這一使命,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既注重對在校博士、碩士和本科生進行系統(tǒng)的專業(yè)基礎教育與專業(yè)技能訓練,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與來源結構,強化對其進行基本理論教育以擴大專業(yè)知識面,提高其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為將來從事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

  一、我國現行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層次劃分

  會計理論是運用一定邏輯形式對會計實踐行為的本質及其演變與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統(tǒng)、全面的理性認識。它是會計專業(yè)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yè)知識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它在整個會計專業(yè)教育體系(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一點已經得到學界的共識(葛家澍,1998)。

  據了解,在國外大學會計專業(yè)教育體系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在國內各會計院校的本科、碩士和博士三個階段專業(yè)教育的課程設置體系內,均設置了會計理論類課程。盡管其課程叫法各異,但內容上卻大同小異。而在教學要求上,卻存在明顯的差異。本科生教育中,一般均設為選修課(大多數列為必選課,少數列為任選課),課程名稱為《會計理論》、《會計理論專題》或者《現代會計理論》,教學時數為30學時左右;碩士生教育中,則均列為學位課程且屬于專業(yè)基礎課,課程名稱一般稱為《會計基本理論研究》,安排在入學后的第一學期,教學時數為40學時左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學校是將其設為學位課程,有的則設為考查課,課程名稱有的稱《高級會計理論研究》,有的則稱為《會計理論發(fā)展與學術流派》等,教學時間有的放在第二學期,有的放在第三學期,教學時數一般為60學時左右。由此可見,不論是哪個層次,會計理論課程均屬于教學計劃體系中的重要課程之一。

  二、現行主要會計理論類書籍的內容結構分析

  盡管學者們普遍認為對會計專業(yè)的學生應當加強其專業(yè)理論素養(yǎng)的教育,但是在如何安排會計理論課程內容以及如何組織教學內容上,國內外學者卻持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內容體系。國內市場上較早的會計理論教材當推已故著名會計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閻達五(1985)教授應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邀請,為適應會計專業(yè)教學需要而編寫的《會計理論專題》一書。目前,國內市場上流行的可作為會計理論課程教學用的教材與理論論著共有20多本,較有影響的有16本,它們大致可以分為本科生教材、碩士生教材和社會性理論讀物三種類型。

  第一,本科層次教材。它們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從引進原版教材或者翻譯的本科教材,主要有3本。即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1982所著《會計理論》;哈利.J.渥克、邁克爾.G.特爾尼(1997)所著《會計理論》;洛斯德、克拉克和卡西(2001)所著《財務會計理論與分析》。二是國內有關學者組織編寫的本科教材,主要有5本。即魏明海、龔凱頌等(2001)編的《會計理論》;盧永華(2000)主編的《廣義會計理論》;于玉林、田昆儒(2000)編著的《會計基礎理論概述》,梁毅剛等(2002)編的《會計理論專題研究》,張白玲(1998)主編的《會計基本理論》。

  第二,碩士研究生層次教材。它們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翻譯的教材,主要有2本。即威廉姆.R.司可特(1999)所著的《財務會計理論》和阿邁德•貝克奧伊(2000)所著的《會計理論》。二是國內有關學者組織編寫的研究生教材,主要有3本。即湯云為與錢逢勝(1997)所著的《會計理論》;葛家澍與林志軍(2001)所著的《現代西方會計理論》;于玉林與李端生(2001)主編的《會計基礎理論研究》。

  第三,理論讀物性質的論著。影響較大的有4本,即葛家澍與劉峰(1998)所著《會計大典——會計理論》,陳今池(1998)編著的《現代會計理論》,閻德玉(2002)主編的《會計理論比較與評析》和葛家澍與劉峰(2003)所著《會計理論》。各層次教材的主要內容可比較分析如下:

 �。ㄒ唬┍究茖哟谓滩牡慕Y構與內容

  1.國外本科層次會計理論教材的結構與內容。主要有三本:

 �。�1)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企業(yè)管理學教授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Eldon S. Hendriksen)于1965年所著的《會計理論》(Accounting Theory,1982年原版)。該書被稱為美國第一本有關會計理論的教科書,由作者分別于1970年、1977年、1982年和1992年進行了4次修訂(第5版系與他人合作),它在很長時間內是美國會計教育界專門論述會計理論的唯一教科書。該書于1987年經王澹如等翻譯并由立信會計用品社出版,由18 章組成,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研究法(定義、層次、歸納、演繹、其他方法);1959年以前會計理論的歷史發(fā)展(起源、借貸記賬理論、17~18世紀的會計思想、19~20世紀初的會計思想、1930年以前的會計思想、20世紀20年代的會計實務);1959年以來會計理論的發(fā)展(AICPA、FASB、SEC、成本會計準則委員會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其他會計團體對會計準則發(fā)展的貢獻);會計概念、計量和會計理論的機制(會計理論的概念、性質、體系、環(huán)境假設、目標、計量);財務陳報的收益概念;收入與費用、利得與損失;財務陳報與物價變動;現金與資金流轉;資產及其計量;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存貨;廠場與設備、購置的和租賃的;折舊;無形資產、非流動資產及遞延費用;負債及其權益;業(yè)主權益;股東權益的變動;財務報表上的揭示。

  (2)哈利•I. 渥克(Harry I. Wolk)、邁克爾•G. 特爾尼(Michael G. Tearney)著《會計理論》(Accounting Theory,引進1997年原版)。該書由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其主要內容由19章構成:會計理論緒論;會計理論與會計研究;會計組織的結構與發(fā)展(1930年前、1930~1956年、1946~1959年、1959~現在);財務報告規(guī)則的經濟分析;假定、原則與概念;會計目標;FASB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存貨與應收賬款會計信息的用途;會計信息的披露形式;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物價變動會計;所得稅會計;石油與天然氣會計;養(yǎng)老金會計;租賃會計;對外投資權益;國際會計難題(外幣交易、國家比較、國際協(xié)調)。

 �。�3)R. G. 斯洛德(Richaed W. Schroeder)、M. W. 克拉克(Myrtle w. Clark)和J. M. 卡西(Jack M. Cathey)著《財務會計理論與分析》(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and Analysis,引進2001年原版)。該書由中信出版社2002年正式出版,其主要內容由15章構成:會計理論的發(fā)展;會計信息運用的研究方法與理論;收益概念;財務報表:損益表;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國際會計;營運資金;長期資產:廠場、設備;長期資產:投資與無形資產;長期負債;所得稅會計;租賃會計;養(yǎng)老金會計;并購會計;財務報表的揭示要求與倫理責任。

  2.國內本科層次會計理論教材的結構與內容。目前,國內已經出版本科層次的會計理論教材較多,但若從其內容組合上分析,大致可以分為五種形式:

 �。�1)會計理論教材,包括財務會計與成本管理會計兩個部分。譬如,由中山大學魏明海、龔凱頌等編的“高等學校本科會計學專業(yè)教材”——《會計理論》一書,該書由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并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11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概述(涵義、功能、體系、發(fā)展);現代會計理論的研究方法(理論種類、傳統(tǒng)方法、創(chuàng)新方法);公認會計原則(產生、發(fā)展、類型、特點、制訂、評價);財務會計概念結構(概述、目標、質量特征、要素、確認與計量);收益確認與計量理論;資產計價理論;財務報告理論(體系、基本報表、表外披露、未來發(fā)展);有效資本市場與會計信息含量(實證理論內容);契約關系與經理會計行為(實證理論內容);成本計算與控制理論(成本計算、成本控制);管理會計理論(框架、原理、新領域)。

 �。�2)會計理論教材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與審計三個部分。譬如,由廈門大學盧永華主編的“21世紀課程教材”——《廣義會計理論》,由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年出版,該書涉及財務會計理論(7章)、管理會計理論(3章)與審計理論(3章)三個大的部分。財務會計理論主要包含財務會計理論概述(作用、環(huán)境、研究方法)、會計理論發(fā)展簡史(中國、西方、發(fā)展的啟示)、財務會計理論體系(西方的概念結構、中國的理論體系、比較)、財務會計假設與財務會計的目標(假設、原則、目標)、會計確認與計量的基本理論、財務報告理論(財務報告、歷史演變、未來展望)和會計規(guī)范理論(基本理論、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證券市場會計規(guī)范、中國現狀)共7章。管理會計理論主要包含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發(fā)展、基本理論、相關學科、前沿領域)、中西管理會計理論比較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理論比較3章。審計理論主要包含審計基本理論(定義、環(huán)境、目標、證據、判斷、準則)、中西審計理論比較與廣義會計理論結構3章。

 �。�3)會計理論教材包括基礎性理論專題。譬如,由天津財經大學于玉林、田昆儒編著,并由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會計基礎理論概述》。該書主要涉及會計理論的形成(會計環(huán)境、性質)、會計理論的特征與體系、現代會計的形成及其特征、會計系統(tǒng)、會計目標、會計職能、會計信息、會計核算理論體系、會計管理理論體系、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預算)、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會計分析、大會計科學在發(fā)展和會計理論的發(fā)展在于創(chuàng)新等18章。

 �。�4)會計理論教材以財務會計理論為主,兼顧其他會計理論的內容。譬如,由石家莊經濟學院梁毅剛等編的《會計理論專題研究》一書,由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年出版,設有會計及會計理論(涵義、研究方法)、會計理論的演變(古代、近代、現代)、會計理論的結構(目標、假設、質量特征)、會計確認、會計計量、資產及其計價原理、負債的確認與計量、所有者權益的確認與計量、收益、收入與費用、利得與損失的確認與計量、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會計準則基本問題研究、會計準則的體系與結構、我國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制定、統(tǒng)一會計制度研究、會計準則(制度)的國際協(xié)調與國家特色、內部會計控制研究、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環(huán)境會計問題研究、實證會計研究等20章。另外還有附錄,含會計學家、專業(yè)團體、重要文獻等。

  (5)會計理論教材以財務會計理論為主,適當涉及其他會計理論的內容。譬如,由集美大學張白玲主編、并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會計基本理論》一書,就設有緒論(會計理論性質、研究方法與歷史發(fā)展)、會計基礎理論(理論體系、本質、目標、假設、職能)、會計要素理論(六大要素)、會計確認與計量理論、資產計價理論、會計規(guī)范理論(概念、原則)、財務報告理論(目標、質量特征、基本報表、其他報告)、物價變動會計理論、會計環(huán)境理論(會計環(huán)境、會計模式)、會計理論的新領域(金融工具會計、環(huán)境會計、增值會計)等10章。

  3.港臺本科生層次的會計理論教材。筆者于2001年、2003年訪問臺灣有關大學期間,曾與相關院校會計理論課程的專業(yè)進行過交流,并多次訪問有關院校的網站,發(fā)現臺灣高校會計專業(yè)本科生層次的會計理論課程基本上與美國的內容一致。

 �。ǘ┭芯可鷮哟谓滩牡慕Y構與內容

  1.國外研究生層次會計理論教材的結構與內容。目前,翻譯成中文并在國內影響比較大的教材主要有兩本:

 �。�1)《財務會計理論》(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該書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著名的會計學教授威廉姆•R•司可脫(WilliamR.Scott)所著,它是作者以多年講授財務會計理論課程的講義為基礎而形成的一本專著,主要是以20世紀60年代末期以來美國會計理論界用實證研究方法研究會計問題所形成的理論結論為基礎而編成的一本論著,于1999年出版。該書于2000年由陳漢文組織翻譯并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據了解其現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四個部分計13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理想環(huán)境中的會計;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性;有效證券市場;決策有用性的信息觀;決策有用性的計量觀;經濟后果;實證會計理論;沖突的分析;管理人員報酬;盈余管理;準則制定:理論問題;準則制定:一種政治問題。

 �。�2)《會計理論》(Accounting Theory)。該書由美國芝加哥伊利若斯大學阿邁德•里亞希—貝克奧伊(Ahmed Riahi-Belkaoui)著,它是貝克奧伊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1年出版,先后修訂了3次,在我國有兩個翻譯的版本。1981年的第2版由楊進等譯,并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九章組成。其2000年的第4版由錢逢勝等譯,并由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現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四個部分計16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的歷史和發(fā)展;會計的性質與用途;構建會計理論的傳統(tǒng)方法;構建會計理論的規(guī)范方法;財務會計和報告的概念框架;會計理論的結構;會計中的公允、披露及未來趨勢;會計的研究視角;會計:一門多重范式的學科;事項法與行為法;預測方法與實證方法;現時價值會計;一般物價水平會計;各種資產計價和收益模式;當代會計職業(yè)的背景;國際會計。

  2.國內研究生層次的會計理論教材(3本)。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有兩類:

 �。�1)包容了西方會計理論教科書的基本內容。主要有兩本:一是湯云為、錢逢勝著的《會計理論》。該書由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基本體系與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的《會計理論》接近。全書共組合為18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及其研究方法(定義、方法、分類、檢驗);會計與會計理論的歷史發(fā)展(古代、近代、現代);會計規(guī)范和對會計原則的探索;財務會計的理論結構(構成、使用者、目標、質量特征、要素、假設、確認與計量);現金流量與資金流量;財務報表中的收益概念;收入和費用、利得和損失;資產及其計量;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存貨;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負債及其計量;所有者權益及其計量;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與實務;現時價值會計;實證會計。

  二是葛家澍、林志軍著的“會計研究生系列教材”——《現代西方會計理論》。該書由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是1991年版《現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的改進版,2003年被教育部列作研究生推薦教材。該書的體系較具代表性,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16章,主要內容包括:現代會計的演變(19世紀前會計發(fā)展、19~20世紀初的會計;發(fā)展、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會計發(fā)展);財務會計理論及其研究方法(性質、研究方法論、理論驗證);美國的公認會計原則(產生、發(fā)展、組織、假設、原則、準則的制訂);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性質、發(fā)展、財務報告目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財務報表要素、財務報表確認與計量);實證會計理論(發(fā)展、基礎概念、結論、評析);會計計量理論(涵義、特點、屬性、單位、模式);資產及其計價原理(涵義、性質、分類、目的、基礎);流動資產及其計價;長期資產與無形資產及其計價;負債及其確認與計量;業(yè)主權益及其確認與計量;收益概念與收益確定;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涵義、性質、內容、基本報表、其他手段);現金與現金流量表;物價變動與物價變動會計;國際會計協(xié)調等。(2)包容了會計理論的主要基本問題。典型的有于玉林、李端生主編的“高等院校會計碩士研究生系列教材”——《會計基礎理論研究》,該書由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也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教材。全書共組合為15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形成;會計發(fā)展的動因;會計基礎理論;會計理論體系;會計學;會計定位;會計結構;會計目標;會計行為規(guī)范;會計現代化;會計模式;會計方法;會計中國特色;會計國際協(xié)調;會計學發(fā)展趨勢等。

 �。ㄈ┮话阕x物型會計理論論著的結構與內容

  1.專著性的會計理論讀物。影響較大的是葛家澍、劉峰著的《會計大典——會計理論》一書,該書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年出版,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研究生層次會計理論研究的參考讀物。全書的1998年版共組合為18章,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涵義(概念、作用、內容、結構);會計理論的演變(復式簿記時期、產業(yè)革命時期、探索、體系形成);會計研究的不同方法與流派(方法論、歸納會計學派、演繹會計學派、實證會計學派、其他流派);會計的定義及爭論(西方、我國);會計的基本假設;財務會計的概念結構(概述、發(fā)展、產生背景、現狀分析);財務會計的目標與信息質量;會計確認的理論研究;資產計價與收益決定(計量原理與模式);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發(fā)展與評價;會計準則的性質;會計準則的國際化研究;我國會計準則制定的若干問題研究;現行財務報表的體系分析;財務報表體系的改進與未來(現行體系、美國的改進、英國的改進、IASC的改進、未來發(fā)展)。

  2.普及性的會計理論讀物。影響較大的是陳今池編著的《現代會計理論》,該書由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年納入“立信會計叢書”出版。此前該書曾先后以《西方現代會計理論》(1988版)和《現代會計理論概論》(1992版)出版兩次,該書也被國內多所院校指定為碩士生層次及本科生層次會計理論課程的參考讀物。全書的1998年版共組合為18章與一個附錄部分,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會計職能與范圍、會計理論性質、研究方法);會計理論的歷史發(fā)展(理論起源、發(fā)展停滯、近代會計理論發(fā)展、現代會計理論發(fā)展);會計理論的結構與內容(基本結構、目標、假設、概念、原則);傳統(tǒng)會計的特點和報表結構;主要會計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收益的計量;收入確認與費用配比;資產計價;流動資產;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負債與業(yè)主產權;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基礎;一般物價變動水平會計;現時成本會計;變現價值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社會責任會計;國際會計;附錄:會計學家、專業(yè)團體、重要文獻等。

  3.專論性的會計理論讀物。影響較大的有閻德玉主編的《會計理論比較與評析》。該書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出版,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專業(yè)近年(2002~2005)來本科階段《會計理論專題》課程的參考教材與研究生教學參考資料。該書共設15章,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研究導論(概念、功能、內容、發(fā)展、體系);財務會計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會計的定義、性質、對象、資金、職能、目標);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概況、特點與趨勢(計劃經濟時期、體制轉軌時期、市場經濟體制時期、特點、趨勢);會計與經濟效益;會計模式理論(概述、世界會計模式、中國會計模式);會計準則產生與發(fā)展研究(美國、中國、IASC、各國發(fā)展);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比較研究(機構、人員、程序、范圍);會計準則的性質、結構與內容;會計確認與計量理論研究;財務報表理論研究(概述、產生與發(fā)展、資產負債表、收益表、現金流量表、增值表、現行矛盾);我國會計改革和理論與實踐;我國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研究(企業(yè)會計、政府會計);我國會計法規(guī)體系研究(概述、會計法、統(tǒng)一會計制度、其他相關法規(guī));我國加入WTO后會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會計環(huán)境、規(guī)范體系、服務行業(yè)、會計人員、會計教育);知識經濟與會計。除此之外,其他有影響的論著主要有:孫芳城等著《比較財務會計學》(2001),李孝林等著《會計基本理論比較》(2002)以及閻德玉等(1992)著《現代會計理論研究》等,但在內容結構上大同小異。

 �。ㄋ模┈F有會計理論教材及論著結構的基本特點

  上述16本會計理論教材或者理論讀物,在內容設計上既有個性的設計,也有共性的內容。個性內容:主要體現在對每個專題內容的組織上,不同層次的教材以及不同作者的偏好,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內容結構體系。共性內容則可以劃分為會計理論及研究方法問題、會計理論及歷史發(fā)展問題、基礎性會計理論問題、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理論問題、財務報告理論問題、會計準則及規(guī)范體系建設理論問題、特殊業(yè)務會計專門理論問題、會計領域其他專題理論問題、管理會計理論問題和審計理論問題等十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個別教材還設有附錄。筆者通過對其所涉及會計理論基本內容的統(tǒng)計與分析,歸納得出以下基本結論:

  1.會計理論基礎知識及研究方法問題,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基礎知識(涵義、性質、功能、范圍、內容、體系、種類、層次、發(fā)展、作用、環(huán)境、特征等);會計理論的研究方法(研究視角、研究方法論、定義、種類、傳統(tǒng)方法、規(guī)范方法、創(chuàng)新方法、研究方法的歷史發(fā)展、檢驗、事項法與行為法,預測方法與實證方法等);會計理論研究的學術派別(歸納會計學派、演繹會計學派、實證會計學派、其他流派)。

  2.會計理論及歷史發(fā)展問題,共有14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理想環(huán)境中的會計;現代會計的形成、演變及其特征(19世紀前會計發(fā)展、19~20世紀初的會計發(fā)展、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會計發(fā)展);西方會計理論的發(fā)展與演變(會計理論起源,古代會計理論,近代會計理論——借貸記賬理論、17~18世紀產業(yè)革命時期的會計理論、19~20世紀初的會計理論,現代會計理論發(fā)展——1930年以前的會計思想、20世紀30年代后的會計實務與會計理論、1959年以前會計理論的歷史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以后的會計理論);會計組織的結構與發(fā)展(1930年前、1930

  ~1956年、1946~1959年、1959~現在,AICPA、FASB、SEC、成本會計準則委員會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中國會計理論研究的發(fā)展概況、特點與趨勢(計劃經濟時期、體制轉軌時期、市場經濟體制時期);會計理論的未來發(fā)展(動因、創(chuàng)新、趨勢、大會計科學)。

  3.基礎性會計理論問題,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理論的結構與要素(概念、假設、目標、原則、程序與方法、狹義與廣義的結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概述、產生背景、發(fā)展、現狀分析、性質、目標、會計信息使用者、會計信息質量特征、財務報表基本要素、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我國傳統(tǒng)的會計基礎理論(西方及中國對會計的定義、會計系統(tǒng)、會計目標、會計職能、會計屬性、會計對象、會計信息、會計核算理論體系、會計管理理論體系、會計預測、會計決策、財務計劃與預算、會計控制、會計檢查、會計考核、會計分析、六大會計要素理論、會計學、會計定位、會計結構);中國的理論體系及與西方的比較。

  4.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理論問題,共有13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確認理論(涵義、特點、標準、原則);會計計量理論(涵義、特點、屬性、單位、模式);資產及其計價理論(涵義、性質、分類、目的、基礎),負債的確認與計量,所有者權益的確認與計量,收益概念、計量原理與確認模式,收入與費用、利得與損失的確認與計量;現金流量與資金流轉。 5.財務報告理論問題。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財務報告與信息披露(涵義、性質、內容、其他手段、揭示要求與倫理責任、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性);財務報告基本理論(概述、產生與發(fā)展、財務報告、目標、質量特征、歷史演變、現行體系結構);基本財務報表的理論(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增值表、其他報表、表外披露);現行財務報表的體系(現行體系、現行矛盾、美國的改進、英國的改進、IASC的改進、未來發(fā)展)。

  6.會計準則及會計規(guī)范體系建設理論問題,共有9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準則基本問題研究(概念、性質、內容、體系、結構);美國的公認會計原則(產生、發(fā)展、組織、類型、內容、結構特點、制訂、評價);會計準則產生與發(fā)展(美國、中國、IASC、各國發(fā)展);會計準則制訂的相關問題(我國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制定、統(tǒng)一會計制度研究、會計準則的國際協(xié)調與國家特色等,制定的經濟后果與政治后果);會計準則制定模式的比較研究(機構、人員、程序、范圍);會計規(guī)范理論(概念、原則、基本理論、會計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證券市場會計規(guī)范、會計行為規(guī)范、中國研究現狀);我國會計法規(guī)體系(概述、會計法、統(tǒng)一會計制度、內部會計控制規(guī)范、其他相關法規(guī))。

  7.特殊業(yè)務會計專門性理論問題,只有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所得稅會計,石油與天然氣會計,租賃會計,養(yǎng)老金會計和并購會計。

  8.會計領域其他專題性理論問題,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一門多重范式的學科,當代會計職業(yè)的背景;有效資本市場與會計信息含量,契約關系與經理會計行為,有效證券市場,決策有用性的信息觀與計量觀,沖突的分析,管理人員報酬,盈余管理,會計中的公允、披露及未來趨勢;實證會計研究及理論(發(fā)展、基礎概念、結論、評析);物價變動會計(物價變動與物價變動會計、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基礎、一般物價水平會計、現時成本會計,變現價值會計),國際會計(外幣交易、國家比較、國際協(xié)調), 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huán)境會計,增值會計, 社會責任會計;會計環(huán)境理論,會計模式理論(概述、世界會計模式、中國會計模式),會計方法, 會計現代化,會計與經濟效益,會計中國特色與國際會計協(xié)調;我國會計管理體制改革(企業(yè)會計、政府會計),我國加入WTO后會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會計環(huán)境、規(guī)范體系、服務行業(yè)、會計人員、會計教育),知識經濟與會計。

  9.管理會計理論問題,有2本涉及。其主要內容包括:成本計算與控制理論(成本計算、成本控制),管理會計理論(框架、原理、新領域);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發(fā)展、基本理論、相關學科、前沿領域);中西管理會計理論比較;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理論比較。

  10.審計理論問題,有1本涉及。審計基本理論(定義、環(huán)境、目標、證據、判斷、準則);中西審計理論比較等。

  此外,還有兩本設有附錄,其主要內容包括會計學家、專業(yè)團體、重要文獻等。

  三、不同層次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重點與內容設計

 �。ㄒ唬┎煌瑢哟螘嬂碚撜n程的重點內容

  綜上分析可見,會計理論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因此,學生需要在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個不同的階段不斷地學習與研討。但是應當如何區(qū)分與協(xié)調不同層次的重點內容,以減少重復并提高教學效果,則需要專門研究如下問題。首先,是不同層次的會計理論課程應當講到什么程度?本科、碩士、博士課程各自所涉及的范圍應有多大?內容應有多深?知識面多廣?深度如何把握?其次,教材內容如何組織?涉及的機構、組織、規(guī)范、雜志、學人、文獻和觀點如何組合?是否只講西方財務會計理論?是否只講實證會計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國會計理論的發(fā)展是否需要講?第三,教學方式如何組織?是否只讓學生分組討論已經形成的論文即可?在這個課程中是否需要系統(tǒng)介紹某些知識?可否用一定量的知識供給來刺激學生的興趣與需求… …筆者認為,其主要區(qū)別在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會計理論的廣度、深度與對研究方法論的掌握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的范圍上,需要適當寬泛而不宜過于狹窄,不宜讓學生只了解以某一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應當考慮會計理論的點(專業(yè))—線(發(fā)展線索)—面(知識)。在內容上也需要兼顧相關內容,如會計發(fā)展的主要線索、會計理論發(fā)展的主要線索、會計思想發(fā)展的主要線索、會計法制規(guī)范發(fā)展的主要線索和會計研究方法發(fā)展的主要線索等。

  因此,不同層次會計理論課程教學的重點即需要針對不同層次而適當體現差別。本科生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重點應當是以豐富學生會計理論的知識點為基礎來了解會計理論的基本結構,以拓展其會計理論方面的知識面及應用會計理論解釋、評價和指導會計實務能力。在“點”的明確要求下,教學中需要兼顧中西方的會計理論專業(yè)知識點。碩士研究生會計理論課程的教學重點應當是注重理解與掌握基本會計理論的線索,在“線”的要清楚要求,以充分認識中國會計理論發(fā)展的歷史地位為基礎,以西方會計理論特別是以美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理論研討為核心向外延伸,同時需要兼顧中西方的會計理論問題并體現一定的深度與廣度。博士研究生會計理論研討的重點,要放在廣博的知識掌握與會計理論研究方法論的有效運用上,即在“面”要廣博的要求下,應當以研讀經典文獻、研討名家思想、把握中西方會計理論流派的發(fā)展脈絡為基礎,以了解學科交叉與滲透發(fā)展動向為基礎,以具備一定會計理論研究創(chuàng)新思維和認識為目標,故需要廣涉中西方的會計理論文獻并獨立進行分析、梳理與加工。

 �。ǘ┎煌瑢哟螘嬂碚撜n程教學內容的具體設計

  1.本科階段《會計理論專題》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設計。本科階段《會計理論專題》課程的教學重點,主要是對前幾學期所學會計主干專業(yè)課程中所涉及的相關理論問題進行比較系統(tǒng)的梳理,以加深學生對會計專業(yè)方法的認識與理解,并有助于其在未來的會計專業(yè)實踐中運用。與此同時,還應當向學生適當介紹有關會計理論發(fā)展的知識,以拓寬其專業(yè)理論的知識面。因此,在內容的組合上,就要以幫助學生形成對主要會計理論(特別是財務會計理論)的系統(tǒng)認識為主線,以幫助學生對前導會計課程所學專業(yè)方法的理解掌握與融會貫通為重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總結問題、分析問題與初步表達學術研究成果的能力。此外,在教學實踐中,有相當一部分本科畢業(yè)生已不滿足于本科層次的知識學習,而積極投身于“考研”的隊伍中。由于目前研究生學歷教育層次規(guī)模的急劇擴張,而教學資源的增長相對滯后,若把會計理論課程完全置于研究生教育階段,也會使研究生教育壓力過重,故可以考慮把一些相關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內容劃入前一教學階段,以減輕研究生教育的壓力。以此認識為基礎,可以考慮將教學重點放在以下四個主要方面:一是中西方會計及其理論發(fā)展的基本知識。主要是介紹會計及其理論有關發(fā)展階段的特點、成就、重要學者與重要文獻等方面的知識,在范圍上要兼顧中外,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適當介紹會計科學發(fā)展新領域的知識,如相關新學科的簡介等。二是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知識。主要涉及財務會計業(yè)務處理過程及其所涉及專業(yè)問題的基本理論知識,如會計系統(tǒng)的結構與運行、會計準則、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的原則與方法、財務報告的結構與編制等方面的理論要點,并注重與前導主干課程教學內容的對接。三是我國會計改革的相關理論知識。主要是結合中國會計改革的現實,介紹會計管理體制、會計監(jiān)管、會計規(guī)范體系建設等專題性問題的研究成果。四是會計科學理論研究與學術規(guī)范的基本知識。主要介紹會計理論研究的基本步驟、基本學術規(guī)范與論文結構要素等專業(yè)論文寫作方面的基本知識,并適當進行論文寫作的初步訓練與指導,以便為學生順利完成學位論文打下基礎。另外,還有其他相關會計理論知識。 2.碩士研究生階段《會計基本理論研究》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設計。碩士研究生階段《會計基本理論研究》課程的研討重點主要是向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傳授并互相研討會計理論知識。但目前會計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來源結構上比較復雜,不僅學生畢業(yè)的本科院校有不同專業(yè)優(yōu)勢(理、工、農、醫(yī)、文、經、管),而且學生本身有不同的專業(yè)背景(理、工、農、醫(yī)、文、經、管)、不同的專業(yè)經歷(應屆、往屆與多年在職)和不同的學業(yè)經歷(中專、�?�、本科),這就給會計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碩士研究生階段的會計理論課程在內容組織上,不僅要注意理論知識面,還要注重理論的一定深度,更要考慮教學對象會計理論知識甚至是會計專業(yè)基礎知識積累上的差異�;谏鲜稣J識基礎,故可以考慮將教學研討重點放在以下八個方面:一是會計及其理論發(fā)展問題的研究。主要是研討會計及其理論相關發(fā)展階段的特點、重要學者與重要文獻等方面的理論貢獻,在范圍上以西方為主。二是會計理論體系的基本結構研究。主要是研討FSAB的財務概念結構。三是會計準則的發(fā)展、結構與相關理論問題研究。主要是以研討西方會計準則的發(fā)展為主線,同時研究中國會計準則建設的相關現實理論問題。四是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的理論問題研究。主要研討會計確認與計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會計要素的確認與計量理論以及資產計價理論和收益決定理論等問題;研討財務報告理論的演變、現時若干問題(內容、結構等)與未來發(fā)展變化(內容、方式與形式等)等。五是西方實證會計理論的主要內容研究。主要研討實證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成果及有影響的學術觀點。六是中國會計改革的相關理論問題研究。主要研討中國會計改革進程中有關會計管理體制改革、會計監(jiān)管體系完善、會計規(guī)范體系建設等專題性理論問題。七是會計科學的發(fā)展現狀與趨勢研究。主要是對會計理論的發(fā)展現狀、特點及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進行研究。八是會計科學理論研究與學術規(guī)范的知識與運用研究以及其他相關的會計理論問題。

  3.博士研究生階段的《高級會計理論研究》課程研討的基本范圍設計。博士研究生階段的《高級會計理論研究》課程的研討重點主要是指導學生進行會計研究方法論及其會計理論發(fā)展規(guī)律。重點是通過對會計理論發(fā)展不同時期經典文獻的研讀,讓學生能夠把握會計學術思想的發(fā)展脈絡,認識會計理論學術流派的形成基礎,認識會計理論分支學科的形成環(huán)境與學科發(fā)展環(huán)境,掌握主要會計理論分支的核心觀點,對現時會計理論發(fā)展的若干問題有自己獨立的認識,為在會計理論的發(fā)展方面做出創(chuàng)新性貢獻奠定堅實的專業(yè)理論基礎。其要求可以歸納為:認識會計理論研究的思維方法,追索會計理論的發(fā)展線索,研究會計理論的發(fā)展規(guī)律,弄清不同流派的理論特色,認識主要流派的理論貢獻,掌握會計理論的發(fā)展趨勢,運用會計理論創(chuàng)新的研究方法�;谏鲜稣J識基礎,故可考慮將教學研討的重點放在以下八個方面:一是會計科學理論研究的思維邏輯與認識論研究�?芍饕婕埃嚎茖W理論研究與思維模式;科學理論研究的基本程序;社會科學理論研究的方法體系;會計科學的學科地位與發(fā)展;會計科學研究的要素結構;會計科學理論研究的主要步驟;會計科學理論研究方法的相關論著研討。二是會計科學理論研究方法的發(fā)展變遷研究�?芍饕婕埃簳嬁茖W理論研究方法的發(fā)展階段劃分;規(guī)范研究方法占主導地位的時期及其特點;實證研究方法占主導地位的時期及其特點;現時西方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選擇與研究方法運用問題;關于規(guī)范研究方法與實證研究方法的討論。三是西方會計理論的發(fā)展歷史研究�?芍饕婕埃喊l(fā)展階段與特點研究;著名學者研究;經典文獻研讀。四是中國會計理論的發(fā)展歷程研究�?芍饕婕埃喊l(fā)展階段與特點研究;著名學者研究;經典文獻研讀。五是會計理論的主要學術派別研究�?芍饕婕皶嬁茖W理論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學說、流派和學派的特點:譬如,與會計本質認識有關的會計工具說、會計藝術說、會計信息系統(tǒng)說、會計管理活動說、會計控制(受托責任)說等;與會計行為認識有關的組織會計說、行為會計說、產權會計說、會計契約說等;與會計記錄原理研究有關的靜態(tài)會計說、擬人會計說、動態(tài)會計說等;與會計科學理論研究思維模式有關的歸納會計學派、演繹會計學派、實證會計學派等;與會計理論體系內容有關的規(guī)范會計理論、實證會計理論等;與專項理論研究有關的事項會計理論、價值鏈會計理論等。六是會計科學理論的交叉發(fā)展研究。可主要涉及:經濟學說演進與會計理論發(fā)展研究;管理思想變遷與會計理論發(fā)展研究;法學理論變遷與會計理論發(fā)展研究;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與會計理論發(fā)展研究;其他學科發(fā)展與會計理論發(fā)展研究;會計科學研究新領域的開拓研究。七是會計學博士論文寫作的相關問題研討�?芍饕婕埃哼x題動態(tài)、開題要求(文獻回顧)、準備(資料、數據、初步分析)、寫作(學術規(guī)范)、答辯及成果(前期、中期、后期)等。八是會計科學研究課題的相關問題研討�?芍饕婕埃簳嬁茖W研究課題的發(fā)現與路徑設計;科研課題研究申請書的編制、科研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的編制、科研課題的調查(調查問卷、調查量表、調查資料的統(tǒng)計與分析)、科研課題研究中期報告、科研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科研課題的后續(xù)發(fā)展(論文、著作、報獎、申報新的課題)等。另外,還有其他相關問題研討。

  【主要參考文獻】

  [1] [加拿大]威廉姆.R.司可特,著.陳漢文,等譯.財務會計理論.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2] [美]阿邁德.貝克奧伊,著.錢逢勝等譯.會計理論.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

  [3] [美]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等譯.會計理論. 上海: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1987.

  [4] [美]哈利.I.渥克,邁克爾.G.特爾尼,著.會計理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5] [美]斯洛德,克拉克,卡西,著.財務會計理論與分析.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6] [西班牙]奧爾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譯.大學的使命(194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 陳今池,編著.現代會計理論.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8.

  [8] 方正生.會計理論問題.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9] 葛家澍,林志軍著.現代西方會計理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10] 葛家澍,劉峰,著.中國會計大典——會計理論.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11] 葛家澍,劉峰,著.會計理論——關于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研究.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12] 葛家澍,杜興強,等著.會計理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13] 梁毅剛,等.會計理論專題研究. 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14] 廖洪,著.會計理論及其應用分析. 北京: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

  [15] 孫芳城,等著.比較財務會計學.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1.

  [16] 李孝林,等著.會計基本理論比較.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2.

  [17] 盧永華,主編.廣義會計理論.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0.

  [18] 湯云為,錢逢勝,著.會計理論. 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

  [19] 魏明海,龔凱頌,等編.會計理論.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20] 閻達五,著.會計理論專題. 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5.

  [21] 閻德玉,等著.現代會計理論研究.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22] 閻德玉,主編.會計理論比較與評析.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23] 于玉林,李端生,主編.會計基礎理論研究.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4] 于玉林,田昆儒,編著.會計基礎理論概述.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25] 張白玲,主編.會計基本理論. 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