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文登農民掙起“文化錢”
3月 31日晚6時許,天剛暗下來,山東省文登市高村鎮(zhèn)靳家店村文化大院就傳出悅耳的鑼鼓聲和二胡聲。院里擠滿了前來欣賞節(jié)目的村民,歡笑聲、鑼鼓聲連成一片。原來,村集體花錢請來了“ 文登民間藝術團”,給村民上演了一出現(xiàn)代呂劇《男女都一樣》。
“我們這個藝術團有20人,成員全部是附近村的農民。”演出隊伍的組織者、高村鎮(zhèn)萬家村婦女主任于海明介紹說。原先,隊員們只是在農閑時聚一塊唱唱跳跳樂呵樂呵,根本沒想過要外出演出。 后來,他們覺得排練的節(jié)目成“氣候”了,就在春節(jié)期間接下了5場演出任務,最遠的一次跑到了榮成市,每場演出費在1000元左右。
文登市重視農村文化建設。上世紀90年代起,各村的文藝能人紛紛抱團成立文藝隊,在農閑、節(jié)日期間演出,成為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生力軍。但是,由于缺乏資金來源,文藝隊的樂器、道具等得不到及時更新,無法排演新的節(jié)目,對農民的吸引力下降。還有一些文藝隊無法維持正常運轉,銷聲匿跡。
引導農村文藝組織走產業(yè)化道路,實現(xiàn)以文養(yǎng)文,是實現(xiàn)農村文化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的新途徑。文登市各相關部門一方面想方設法加強對農村文藝組織的扶持和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鼓勵農村文藝組織闖市場。高村鎮(zhèn)湯西村集體投入近萬元,購置了腰鼓、服裝等道具,組織了50多人的文藝隊,已承接一些企業(yè)的慶典活動、農村青年的結婚典禮等商業(yè)演出。
觀念一變天地寬,唱唱跳跳也掙錢。在文登,已經走上產業(yè)化路子的農民文藝隊伍已有100多支,米山鎮(zhèn)的普法大嫂演出隊、開發(fā)區(qū)的止馬嶺舞龍隊和單鮑產舞獅隊、天福辦的天福京劇社等農民演出團體在當?shù)匾研∮忻麣,每場演出收入?000元左右,演出的足跡遍布文登城鄉(xiāng),并輻射到榮成、乳山等周邊城市。
初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資產評估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大綱 | 試題 | 復習 |
中級會計職稱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高級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試題 | 評審 | 復習 |
注冊會計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試題 | 復習 | 會計基礎知識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
稅務師 | 指南 | 動態(tài) | 查分 | 大綱 | 復習 | ACCA考試 | 指南 | 動態(tài) | 政策 | 試題 | 復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