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中國古代有哪幾種橋?????

84785034| 提問時間:2023 05/02 18:32
溫馨提示:如果以上題目與您遇到的情況不符,可直接提問,隨時問隨時答
速問速答
劉艷紅老師
金牌答疑老師
職稱:中級會計師
1、趙州橋— 天下第一橋 位于省會石家莊市東南45公里處的趙縣安濟橋,則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橋獨占鰲頭,更以高超的科學(xué)藝術(shù)價值而馳名中外。 安濟橋,坐落在趙縣城南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所以又稱趙州橋,又因大橋以石砌造而成,故當?shù)厮追Q大石橋。1961年被國務(wù)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xué)會將安濟橋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安濟橋建于隋代開皇十五年至大業(yè)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師李春監(jiān)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該橋結(jié)構(gòu)堅固,雄偉壯觀。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大橋的設(shè)計完全合乎科學(xué)原理,施工技術(shù)堪稱巧妙絕倫。唐代中書令(宰相)張嘉貞在《趙州大石橋銘》中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為”。從整體來看,是一座單拱橋。拱長達37.02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像一張弓,橋面平坦寬闊,成為“坦拱”,兼顧了水陸交通,方便了車馬運行。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縱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獨立站穩(wěn),自成一體,既便于施工,又便于單獨修補。這樣大跨度的坦拱,對橋臺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難度高。而橋臺卻是既淺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僅1.549米,由五層排石壘成。其地基是承載力較小的亞黏土。在這樣的地基上,用這樣小的橋臺,建這樣大跨度的石拱橋,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橋大拱兩端之肩上又各設(shè)兩個小拱,這些敞開的小拱減輕橋身重量的同時,又起到了減少流水沖力、加速暢洪的作用,設(shè)計可謂非??茖W(xué)合理。當時,使用這種敞肩拱還是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第一次,屬于開先河之舉。 2、安平橋 安平橋長2070米 。在福建省晉江縣安海鎮(zhèn)和南安縣水頭鎮(zhèn)之間的海面上,有一座著名的石梁橋,叫做安平橋,這就是 國目前最長的石梁橋。因橋長約合5華里,因而又稱為五里橋。 安平橋建于800多年前的南宋時期。當時,安海鎮(zhèn)邊的海灣是 國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港口,同對面的水頭鎮(zhèn)貿(mào)易往來很頻繁,靠船運貨很不方便,人們遂決定在兩鎮(zhèn)之間架橋。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大橋開始動工興建,歷經(jīng)14年,于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正式完工。 安平橋不僅是 國最長的石梁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梁橋,據(jù)1957年調(diào)查,橋長2070米,寬3~3.8米,建有橋墩314座。80年代初,人們又對這座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橋進行大規(guī)模維修,現(xiàn)橋長2251米,比橫跨長江的南京長江大橋正橋還長數(shù)百米。為了美化橋型和供人休息,橋上還建了五座亭子,自東向西分別叫水心亭(橋頭亭)、中亭、宮亭、雨亭和樓亭。在水心亭上,有1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世間有佛宗斯佛”,下聯(lián)是“世上無橋長此橋”,道出了安平橋的最大特點。五座亭中,中亭最大,面寬10米,周圍保存有歷代重修碑記13座;亭前立有兩尊宋代石刻武士像,手執(zhí)長劍,風格古樸。西端的橋亭,也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橋東頭250米處,建有1座6角5層木結(jié)構(gòu)白塔,建造年代與橋約略同時,橋上原有扶欄望柱,因長年山洪、臺風及地震的影響,現(xiàn)已嚴重損壞。 安平橋全部由閩南開采的花崗石筑成的。每兩座橋墩之間用6~7條大石板鋪就,石板長8~11米,寬0.6~1米,厚0.5~1米,每塊重達3噸左右,其中最大的石板重達25噸,工程十分浩大。安平橋的橋墩很有特色。設(shè)計者們在不同的位置選擇了不同的橋墩形式。在水深流急而且較寬的主要港道中,采用船形墩,兩端都成尖狀,減少流水的阻力。在一邊水急,一邊水緩的港道中,采用鞋形墩,向上游的一邊為尖狀,向下游的一端為方形,利于泄水。大淺流緩的地方,則采用長方形橋墩,增加橋的穩(wěn)定性。橋墩之間,一般相距6~8米,最長的11米。 安平橋建成以后,對促進 國古代對外貿(mào)易起了重要作用。800多年來,由于泥沙淤積,靠近岸邊的海灘已經(jīng)變?yōu)殛懙?,被辟為農(nóng)田。1962年,郭沫若同志參觀安平橋時,曾專門賦詩表達了人們的感慨: 3、 金水橋 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 。在太和門前,有一條形似弓背的人工河道,叫內(nèi)金水河、跨越河上有五座并列的石橋,就是內(nèi)金水橋(天安門前面的人工河叫外金水河,五座石橋叫外金水橋)。內(nèi)金水河河水從紫禁城西北角護城河引進紫禁城內(nèi),曲曲彎彎向南向東再向南,或隱或現(xiàn),或?qū)捇蛘?,與紫禁城東南角外的護城河相通,全長為兩千多米。而以太和門前的河段最寬、最規(guī)整,裝飾也最為華麗。河底與河幫全用白石砌成,兩面河沿設(shè)有漢白玉的望柱和欄板。 五座內(nèi)金水橋居中的最長最寬,為主橋,過去只有皇帝才能通過;左右四座為賓橋,由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通行。 五座石橋全部用漢白玉石砌成,望柱和欄板刻有云龍紋的紋飾,造型優(yōu)美,雕刻精細,宛如玲瓏剔透的雕冰砌玉,臥于碧波之上,位于四周高大建筑的紅墻黃瓦之中,更顯得素雅美麗。 4、盧溝橋 位于廣安門外豐臺區(qū),距離市中心約20公里。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盧溝橋位列中國三大古代名橋之首,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兩座是河北的趙州橋和泉州的洛陽橋。 歷史:盧溝橋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經(jīng)有八百余年的歷史。 該橋所跨越的盧溝渡口是當時進出都城的唯一門戶,原有的浮橋和木橋等臨時性交通設(shè)施已經(jīng)不能適應(yīng)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狀況,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橋,即盧溝橋,初名廣利橋。 建筑:盧溝橋是一座有11拱的大石橋,全長266.5米,橋面寬度為9.3米,橋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橋墩砌筑為船型,其前有名為斬龍劍的分水尖,用于抵御急流。該橋的建筑設(shè)計先進,制造精良。 盧溝橋的建筑裝飾亦別具特色。橋欄為高達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與欄板連接而成,每根望柱頂端都刻有一個大獅,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異、或藏或露的小獅子,于是民間便有盧溝橋的石獅數(shù)不清的歇后語。根據(jù)考古工作隊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獅485只。 盧溝曉月--燕京八景之一。始于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說,盧溝曉月即是其中一景。 橋的東端有碑亭,石碑為清代乾隆皇帝所書,正面為盧溝曉月,背面為盧溝橋詩。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盤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強行要過盧溝橋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二十九路軍的拒絕。于是日本侵略軍就大舉武裝進攻橋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5、洛陽橋又稱萬安橋。 在洛陽市區(qū)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6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興建。該橋是舉世聞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橋,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橋原長1200米,闊5米許,橋墩46座,橋欄柱500根,石獅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規(guī)制宏偉,工藝卓越。橋建在江海交匯處,水闊浪急。先民采用筏型基礎(chǔ)及種蠣固基為 國乃至世界造橋史上的創(chuàng)舉。 歷史上洛陽橋有二次規(guī)模較的重修,一是明和德中郡人李俊育僧正淳重修,增高三尺;一是1932年蔡廷鍇重修增高,鋪設(shè)鋼筋水泥路面?,F(xiàn)存橋長834米,寬7米橋墩31米。石亭二,一為中亭;一為“泉南佛國”亭。橋南有忠惠祠,為紀念蔡襄造橋功績而建。橋北有昭惠祠,奉祀護橋海神,有真身廟,供奉義波和尚為造橋盡瘁,橋成化去, 以其真身造像祀之。 6、廣濟橋 在潮州市之東,廣濟橋是中國古代著名橋梁之一,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歷時57年建成,全長515米,分東西兩段18墩,中間一段寬約百米,因水流湍急,未能架橋,只用小船擺渡,當時稱濟州橋。 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并增建五墩,稱廣濟橋;正德年間,又增建一墩,總共24墩。橋墩用花崗石塊砌成,是中國橋梁建筑中的一份寶貴遺產(chǎn)。中段用18艘梭船聯(lián)成浮橋,能開能合,當大船、木排通過時,可以將浮橋中的浮船解開,讓船只、木排通過。然后再將浮船歸回原處。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開關(guān)活動式大石橋。 此橋在明代曾大修過五次,并在橋墩上建起24座形式不同的“望樓”(已毀)。清雍正元年(1723年)又在浮橋兩端石橋墩上置鐵牛兩只,牛背鐫有“鎮(zhèn)橋御水”四字,但早已不存。1958年由于交通需要,將梭船拆除,改為直通大橋。1980年重鑄鐵牛一只,將其置于橋上。民諺云:“到廣不到潮,白白走一遭;到潮不到橋,枉費走一場”。 7、江東橋 江東橋古稱“虎渡橋”,始建于宋紹熙年間(1190年),是一座十五孔梁式石橋,長1000米,寬6.6米,高30米,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江東橋與泉州的洛陽橋、晉江的安平橋、福州的龍江橋合稱為“福建四大石橋”,建筑技術(shù)在中國乃至世界橋梁史上有顯著地位,尤其是橋上的梁石最長達26.6米,寬、厚各1.6米,最重的近200噸,在古代科技相對落后的條件下是如何開采、搬運、架設(shè)的,至今還是一個謎。2001年,該橋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久負盛名的漳州市江東橋定于今年底動工維修,總投資約需1000萬元人民幣。 8、龍江橋 在福清??阪?zhèn),始建于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竣工于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歷時十載。該橋東西走向,屬座梁式石板橋,全長476米,寬4.6米,現(xiàn)存40孔,39墩,橋梁用長10米,寬0.8米的大型條石互相扣合,十分牢固,橋頭還有一對實心石塔,塔高五米多,保存完好。??邶埥瓨蚺c龍海江東橋,泉州洛陽橋、晉江安平橋合橋稱為福建省四大古橋梁。1961年列為省人民政府文物保護項目。 9、十七孔橋 坐落在寬闊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整體橋長150米,寬8米,因由17個橋洞組成而得名,是園內(nèi)最大的一座石橋梁。它西連南湖島,東接廊如亭,飛跨于東堤和南湖島之間,不但是前往南湖島的唯一通道,而且是湖區(qū)的一個重要景點。 造型優(yōu)美的十七孔橋,將昆明湖的水面分出層次,千畝碧波盡收眼底的空曠觀感,被此橋的參與,將空曠的孤寂感消弭無蹤,這些都是造園設(shè)計者神工巧匠的神來之筆。 石橋兩側(cè)的欄桿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態(tài)各異的石獅544只。比起北京石獅子最多的盧溝橋,還多上59只。觀賞石獅的奇趣造型,別有一番游興。 “廊如亭”坐落于十七孔橋東橋頭南側(cè),是中國現(xiàn)存古亭類建筑中最大的亭子。因此亭是一座”八角型重檐”的建筑,所以也稱之為“八方亭”。 十七孔橋上所有匾聯(lián),均為清乾隆皇帝所撰寫。在橋的南端橫聯(lián)上刻有“修蝀凌波”四個字,形容十七孔橋如同一道彩虹,飛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橋的北端橫聯(lián)則有“靈鼉偃月”幾個大字,又把十七孔橋比喻成水中神獸,橫臥水中如半月狀。橋北端的另一副對聯(lián)寫著:“虹臥石梁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漿影翻明月照還望”。此橋的風景,在優(yōu)雅寧靜之夜游賞更加怡人。 10、斷橋 位于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jù)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lǐng)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2023 05/02 18:34
描述你的問題,直接向老師提問
0/400
      提交問題

      您有一張限時會員卡待領(lǐng)取

      00:10:00

      免費領(lǐng)取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shù)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問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