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大家還記得會計人財智匯33期為大家分享的《新三板掛牌前,企業(yè)財務人員應如何應對事務所的審計》嘉賓訪談嗎?想必大家也一定對里面文質彬彬,帥氣的曾老師記憶猶新吧。對于有顏有學問的老師,咳咳~大家可不能忽視了重點咯,掌握老師的問題才是關鍵。
問:以前在審計的過程中,有一個企業(yè)要轉讓其全部股權,其他應收款有5000萬的余額,未提壞賬準備,并且確信全部不能收回,但不能提供確鑿證據來核銷,受讓方要求轉讓方在轉股之前核銷掉這筆壞賬,您看這種情況該怎么處理呢?
答:你說的這個過程里面房產更名要看你們子公司以什么名義把房產給母公司,要么是賣給母公司,要么是作為收益分配給母公司,但是現在營改增之后,不管是賣給母公司還是分配給母公司,子公司都需要交納增值稅、土地增值稅、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契稅、所得稅等;至于策劃方面,如果只是為了要轉讓殼,那可以考慮將現有子公司拆分成兩家公司,將原子公司的資質及相關資源保留給一家子公司,房產拆分給另一家子公司,然后將有資質的那家子公司進行股權轉讓,擁有房產的子公司繼續(xù)持有,暫時不對房產進行過戶。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重點是要跟股權交易的雙方闡述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交易的是股權而不是公司中某項可辨認的資產,那既然雙方均認可這5000萬無法收回,那只需要對股權價值進行評估的時候扣除掉這5000萬,也就是說直接在股價中考慮這5000萬的影響因素,然后進行部分折價就可以交易了。折價后,反正購買方少花錢買了股權,也不在乎后期這5000萬收不回來會造成什么損失。
當然,考慮折價的時候還需要考慮這5000萬如果后期確認收不回來的抵稅效果(抵減所得稅)。
問:關于政府補貼是在當期計入損益還是分期計入損益,如果分期計入,期間如何確定?
答:關于這個問題,最主要的是看政府補貼的文件,如果文件中指明是一次性的補貼,那就在收到時計入當期損益;如果說明是對某個項目的補貼,那就在項目建設期間沖減建設成本。如果是財政貼息,那就在符合規(guī)定的貸款期間分期計入當期損益。按照類似的方法,舉一反三即可。
問:股改前企業(yè)對大股東的資金占用會不會有什么問題,在新三板掛牌審核中有沒有什么要求?
答:一般情況下,企業(yè)占用大股東資金的情況,股轉公司不會過多干預,但是如果是大股東占用企業(yè)的資金,在掛牌前就一定要解決,否則可能形成障礙。
問:關于抵押情況怎么查詢?
答:一般情況下,如果抵押給銀行的話,直接在發(fā)給銀行的函證里面就可以進行詢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查看權利證書上是否有抵押標識或去抵押登記機構查詢,比如,房產的抵押可以直接看房產證上有沒有抵押印章,或者去房管局查詢。如果抵押給個人又沒有辦理抵押登記,那這種就只能由被審計單位作出說明并承諾不存在抵押。
問:企業(yè)15年的房租,沒有發(fā)票,按照權責發(fā)生制原則計入了15年12月損益,并且款項已經支付,16年才拿到發(fā)票,但開票日期是16年的。那這樣在15年未取得發(fā)票時能進行賬務處理嗎?
答:其實這種情況可能很多公司都會遇到,根據權責發(fā)生制,在15年已經使用了租賃的房屋,理所應當確認為15年當期費用,發(fā)票沒收到不要緊,可以根據租賃合同,付款依據等資料進行賬務處理,但在匯算清繳時需要進行納稅調增,待16年取得發(fā)票后,不再進行賬務處理,但在16年匯算清繳時可做納稅調減。
問:收購方想讓其他應收5000萬的余額要在報表上消失掉,即使計提壞賬準備,在報表上依然有5000萬余額的痕跡,原因是收購方收購后要掛牌新三板,如果還有壞賬的痕跡怕對掛牌有影響,交易價格雙方已經談妥,價格中已經將5000萬扣除。
答:如果雙方都已經認可這5000萬不在報表中反映,要么在轉讓前由原公司直接決策將該5000萬注銷,若相關資料尚不能支持注銷,看原股東能否與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將公司5000萬債權轉讓給原股東,公司賬面對原股東掛賬其他應收款5000萬。如果原股東愿意支付這5000萬,那么公司凈資產將比現在增加5000萬,收購方將提高5000萬的收購價格,原股東收到收購方支付的價款后將5000萬支付給公司,這樣收購方雖然多支出5000萬的對價,但公司收到5000萬的現金,與之前的對價實際是一樣的。
怎么樣,是不是被老師的博學多才所吸引了呢,那就快來加入財務精英孵化訓練營,給自己一個機會,追上老師的高度吧!
匹配崗位:財務主管、財務經理等,目標薪資:10000-無上限。
推薦閱讀:
想了解更多的曾老師的故事,請閱讀會計人財智匯:新三板掛牌前 企業(yè)財務人員應如何應對事務所的審計 ,如果想和更多嘉賓暢聊會計,盡情關注正保會計網校論壇推出的會計人財智匯欄目!
Copyright © 2000 - 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