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舊時各口岸主管海關稅務官員的職稱。始于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咸豐三年,帝國主義乘小刀會起義之機,篡奪上海海關行政權。1854年6月,英、美、法三國領事強迫清政府海關官員吳健彰訂立關于上海海關協(xié)定九款,并由三國各派一人為稅務司,于1854年7月組織海關稅務管理委員會。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附約《中英通商章程》第十條,有“任憑總理大臣邀請英人幫辦稅務”及“議明各口劃一辦理”等規(guī)定。其后,英國為了獨攬中國海關大權,于1859年9月迫使清政府撤消了上海海關美、法籍稅務司,并委任英人李泰國任總稅務司,統(tǒng)管全國海關。1861年總理衙門又加委李泰國為中國總稅務司署。1863年,赫德繼李泰國任總稅務司署,并將總稅務司署遷北京,訂定通商各口均用外國人幫辦稅務章程二十七條,正式規(guī)定各關稅務司及外國幫辦人員均由總稅務司募請調(diào)派。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英國為避免別國凱覦總稅務司職位,在1898年的中英換文中,英國迫使總理衙門同意,只要英國對華貿(mào)易超過他國,總稅務司一職就應由英人擔任。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后,為支付庚子賠款,關稅余額不敷擔保,又將位于通商口岸50里內(nèi)的常關也劃歸稅務司管理。稅務司職責原為幫辦稅務。各地海關機構(gòu)形式上也是由中國政府任命的海關監(jiān)督與總稅務司任命的外籍稅務司共同管理,實際上,各關監(jiān)督對稅務多無權過問,只有稅務司才是海關的真正主管。自此以后的幾十年間,總稅務司一職始終為帝國主義分子把持,操縱了中國海關管理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中國自己掌握了海關,取消了稅務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