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60 蘋果版本:8.7.6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巧用應用文中模糊語言

來源: 編輯: 2009/05/07 10:50:37  字體:

選課中心

實務會員買一送一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需要的都在這里

資料專區(qū)

課程試聽

搶先體驗

課程試聽

高薪就業(yè)

從零基礎到經理

高薪就業(yè)

  “模糊”一詞往往帶有貶義意味,人們常常會把它與“含糊不清”等同起來,但是隨著國內外對模糊數學、模糊邏輯、模糊語言等研究的崛起,“模糊”二字的貶義意味在淡化,并且人們對它進行了具體分析。模糊語言作為語言學新起的分支,引起了不少探索者的興趣,并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們應該從模糊語言的性質上來談其在應用文中運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首先是模糊語言的不精確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僅有質的規(guī)定,還有量的規(guī)定,如規(guī)模的大小、程度的深淺、速度的快慢、水平的高低等。當人們無法具體確定一個思維對象范圍的大小時,往往會使用帶有模糊色彩的語言。有時候即使可以大致確定或精確地確定某一思維對象范圍大小,而語言表達的宗旨并不一定要求具體確定或精確時,語言也帶有模糊色彩。從語言學角度看,形容詞、概數詞、程度副詞和一部分時間名詞、時間副詞都屬于模糊詞,在應用文中出現頻率最高,如“十來個”、“近幾年”、“最近一段時間內”、“在某種意義上”等。

  其次是模糊語言的不確定性。辯證唯物主義承認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宇宙的廣袤性,事物的無限可分和不斷運動,常常使人們難以確定地說出事物的性質,許多未知領域的存在也導致人們無法對之做出準確的量化,于是我們會用模糊語言把復雜的事物表現出來?!冬F代科學技術》中的一小節(jié)字中,至少用了十幾處模糊語言。“波長比較長的紅外線、無線電波,波長很短的紫外線、X光,波光更短的r射線等”,“還有一些更怪的現象”,“這種星密度更高”、“引力場特別強”等,這些都是大致的框框,大致的數據,是沒有確定而且在目前認識條件下也難以進一步確定的表達。

  三是模糊語言的相對性。語言的模糊與確定之間沒有截然的分界線,它們是相比較而言的,于光遠先生在講“精確”和“準確”兩詞涵義時這樣說:“‘精確”是同‘模糊’相對而言的,‘準確’說的是真實地反映被反映的那個對象,把本來是模糊的說成模糊的,把本來精確的說成精確的,這是準確;把本來是模糊的說成是精確的,或把本來精確的說成模糊的那就不準確了。”在一些應用文中我們經常發(fā)現把“8萬余人”寫成“80000余人”那就是錯誤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也絕不可寫成“不怕10000,只怕10000分之一”。在應用文中,把本來模糊的說成是精確的情況是經常出現的,如:據初步統計,直接參與“西博會”項目活動的有620萬人次,展貿易總成交額達80.8億元,門票收入達1675萬元。

  第四,在某些應用文中,常出現不便直陳其事的情況,或是出于事件的復雜性,或是出于關系緊張、觀點不同,也可能是出于禮貌,要求雙方接受折衷的方案,于是必須使用模糊的表達方式。如:我們把“貧困”說成“低收入”,把“政治沖突”說成“熱點問題”,把“失業(yè)”說成“下崗待業(yè)”,后者取代前者常常是出于行文者對行文對象的尊重,也表現出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態(tài)度的嚴肅認真。

  第五,為了使普遍問題得到概括,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行文上突出主次輕重,或為了避免敘述文字的冗長拖沓,達到精煉的效果,可使用模糊語言。例如:“不得以任何形式營私舞弊”,“下決心落實好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yè)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條保障線”。又如“四化建設”、“五講四美”等。

  應該說,模糊語言是客觀事物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模糊語言的產生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語言的模糊和確定包含著辯證關系,處理好辯證關系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加周密嚴謹地進行表達,不能因為“模糊”而影響文意或背離實際情況。在實際應用模糊語言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一、把握模糊程度。模糊語言不是含糊語言、雜亂語言,它最終是可以讓人準確理解的,而不是疏忽或敷衍塞責,更不是玩文字游戲。如某項工程明明完成了一半,不能說是“基本完成任務”,一年只有一到兩次的調查研究不能說成“經常組織調研活動”,否則就是與實際不符的模糊語言,這類情況必須避免。

  二、使用模糊語言要考慮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特別是在公文寫作中,必須考慮文種、行文方向、行文風格等因素,不能因模糊語言的使用而削弱公務文書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禁止貪污受賄”不能說成“原則上不準貪污受賄”,否則就不能體現公文的約束力和法定力量。

學員討論(0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