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網(wǎng)上期刊>期刊名稱>期刊內容> 正文
  • 浼氭悳锛�

基金QDII狂舞曲

2007-11-12 15:24 《新財經(jīng)》·李斌 【 】【打印】【我要糾錯

  兩年來,中國A股市場成為全球資本市場最耀眼的一顆明珠。然而,近期基金QDII發(fā)行異�;鸨�,吸引了無數(shù)投資者的目光南方全球精選、華夏全球精選、嘉實海外中國股票以及上投摩根亞太優(yōu)勢等四只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都在首日達到了募集上限,認購資金規(guī)模分別為490.96億元、600.63億元、738.7億元、1162.16億元;認購資金最終確認比例逐只走低,分別為61.97%、47.65%、40.7%及25.8%.抑或是看好海外市場,尋求A股之外的另一個投資籃子,規(guī)避A股市場日益高漲的風險;抑或是證監(jiān)會暫停了A股市場新基金的審批,泛濫的流動性需要一個出口;也許從過往基金賺錢的效應中,逐漸強化了只要買基金就能賺錢的意識�?傊趪裢顿Y意識空前覺醒下,造就了基金QDII的瘋狂熱銷。

  尋找另一個籃子

  毫無疑問,A股市場是近年來全球資本市場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今年以來,上證綜指與深圳成指漲幅分別達到120%、188%,漲幅遠遠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資本市場主要指數(shù)。然而,這場始于2005年下半年的大牛市,在經(jīng)歷兩年多波瀾壯闊的漲幅后,上證綜指已站在前所未有的6000點高度,相比其他市場,A股目前的靜態(tài)估值水平和動態(tài)估值水平均已高高在上。

  截至10月18日,A股市場平均靜態(tài)市盈率已經(jīng)達到了70倍,超越了歷史峰值;滬深300指數(shù)靜態(tài)市盈率也已經(jīng)達到了64倍。即使按照2007年中報大幅增長后的業(yè)績水平測算,A股市場動態(tài)市盈率水平也接近了50倍。而香港恒生指數(shù)、國企指數(shù)平均市盈率分別僅為19倍、30倍,周邊國家韓國KOSPI指數(shù)市盈率為19倍,相對于A股市場,都具有較為明顯的估值優(yōu)勢。

  對于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大部分券商研究機構都表示出了對于高估值的擔憂。顯然,雞蛋全放在A股一個籃子所面臨的風險不言而喻。

  嘉實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jīng)理李道濱直言不諱地表示,A股市場已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市場之一,在創(chuàng)造收益的同時,也在孕育和累積風險,沒有人能夠預測A股市場能否重演2001年6月以后數(shù)年的熊市走勢。投資者不能因為A股此前的高收益就忽略了投資單一市場的系統(tǒng)性風險,通過多市場配置來分散風險、獲取收益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選擇,而基金QDII則提供了這方面的途徑。

  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自2001年到2006年六年間,A股市場走勢與成熟海外市場呈現(xiàn)出較低的相關性,走勢相對獨立,當投資分散于海外市場時,就能夠有效地降低投資單一市場的系統(tǒng)性風險。

  同時,在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大牛市的浪潮中,部分海外資本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的表現(xiàn)并不輸于A股市場。而香港、紐約、新加坡等歷史悠久的成熟市場,也為投資者提供了長期穩(wěn)定的年收益率。長期投資于這些市場,可以獲得可觀的收益。

  南方全球精選與華夏全球精選兩只QDII的業(yè)績也為投資海外增添了說服力。截至10月15日,建倉尚不足一個月的南方全球精選凈值約已達到1.038元,凈值增長近4%;10月10日成立的華夏全球精選,兩天后首次公布凈值就達到1.009元。

  而近期,在A股市場的大幅震蕩下,開放式基金凈值紛紛出現(xiàn)縮水,一漲一降間,基金QDII的魅力開始逐漸體現(xiàn)。

  認同基金賺錢效應

  “國內基金業(yè)高收益的示范,導致今天QDII的繁榮局面�!币晃换鹑耸勘硎�,“許多投資者并不了解基金QDII與其他基金品種的區(qū)別,只是從過去買基金賺錢的經(jīng)驗中作出投資的決定。而且,這部分投資者并不是少數(shù)�!�

  在過去兩年中,隨著A股市場的走強,基金收益大幅增長。尤其是今年以來,基金幾乎主導了市場的起伏。在基金實力日益壯大及賺錢效應的吸引下,基金成為投資者首選的理財產(chǎn)品。

  同時,境內基金投資者一向具有“恐高”心理,對于新發(fā)基金的熱情遠超過業(yè)績優(yōu)良但凈值偏高的老基金,這也是新基金發(fā)行遭哄搶、老基金受冷落的主要原因。但自今年9月5日華夏復興基金發(fā)行至今,A股新基金發(fā)行空白期已經(jīng)超過一個月,出現(xiàn)了2003年3月以來首次連續(xù)一個多月沒有A股新基金發(fā)行的現(xiàn)象,投資者在基金的選擇上失去了目標,基金QDII的推出恰逢其時,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目標也在情理之中。

  業(yè)內人士表示,在基金QDII熱銷的背后,除了部分希望通過海外投資分散風險的投資者外,不乏只看到基金牌子,就認為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下的基金業(yè)績也不會差的投資者。這部分投資者對基金的認同超過了對QDII產(chǎn)品的理解,一個例證就是,在基金QDII之前推出的銀行系QDII并未出現(xiàn)如此火暴的搶購局面。

  招商銀行一位研究理財產(chǎn)品的分析師認為,銀行的QDII產(chǎn)品多是用募集資金的利息部分投資境外股票期權,這樣盡管可以保本,但收益不高。而基金QDII產(chǎn)品投資范圍更靈活,可以100%持股,銀行則至多持有股票50%,在海外尤其是香港股市火暴的情況下,有著更高收益預期的基金QDII誘惑力也就更大。

  而且,基金QDII作為一種覆蓋面廣且沒有地域限制的標準化產(chǎn)品,適合廣泛的客戶群,投資門檻較低,1000元即可認購。而銀行理財產(chǎn)品的投資門檻比較高,一般的投資起點是3萬~5萬元,甚至30萬元,只適合于投資資金量比較大的客戶,把人數(shù)更為眾多的普通投資者擋在了門外。

  流動性泛濫讓QDII受追捧

  “此外,基金QDII熱銷也是因為國內資金比較充裕,但投資渠道卻比較狹窄,資金沒有更好的去處,自然會有一部分流入基金QDII.”上述基金人士認為。

  元富證券認為,A股市場經(jīng)歷了長達兩年多的牛市,由此帶來的財富效應吸引了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2005年5月之前,滬深兩市的平均單日成交量約在150億元,最低時的單日成交量僅50億元左右,市場十分清淡。進入2006年以來,在財富效應、上市公司業(yè)績穩(wěn)步增長、人民幣加速升值等利好推動下,大量資金開始流入股市。滬深兩市的平均單日成交量也不斷創(chuàng)新高,最高時曾一度達到4000億元以上,目前仍保持在2000億元左右的水平。而與A股總市值差不多的香港市場,成交量卻不足A股市場的一半,成交量一直處于較高水平正是當前流動性過剩的主要標志。

  同時,單只新股申購凍結資金也在不斷刷新高點,也是當前流動性過剩的重要特征之一。2006年,中國銀行與工商銀行發(fā)行A股時只分別凍結了6770.71億元、7810.33億元資金,而今年,建設銀行A股發(fā)行時凍結資金首次達到2.28萬億元,近期中海油服和中國神華的發(fā)行,凍結資金更是高達2.55萬億元和2.66萬億元。

  當前,A股市場流動性泛濫猶如洪水,在A股市場估值泡沫越來越大,風險積聚之時,必定要四處尋找估值更低的“洼地”。在此形勢下,基金QDII的火暴也就不難理解了。

  • 2010-11-22·AICPA交流會(11.28上海)
  • 2010-11-17·2011會計職稱備考啟程
  • 2010-11-17·車船稅新政:喜還是憂
  • 2010-11-15·求職最有用的金牌證書
  • 2010-11-11·AICPA交流會(11.20北京)
  • 2010-11-6·AICPA交流會(11.21上海)
  • 2010-10-29·AICPA交流會(11.7上海)
  • 2010-10-25·AICPA交流會(10.30北京)
  • 2010-10-25·AICPA交流會(10.31上海)
  • 2010-10-18·AICPA交流會(10.24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