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20 蘋果版本:8.7.2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收益法應用中收益額的選擇及其預測(一)

來源: 中國資產評估·劉玉平 編輯: 2005/09/01 10:21:48  字體:

  一、收益額的選擇

  (一)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

  根據收益法的特征,收益額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決定收益法所產生結論的科學性。收益額的概念是廣義的,有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之分,其產生、發(fā)展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早在1776年,亞當·斯密在其著名的《國富論》中最早提出收益的概念,將收益定義為“財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蝕資本(包括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可予消費的數額”。此后,許多經濟學家進一步完善了收益的概念。20世紀初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歐文·費雪第一次提出了真實收益的概念,指出收益是補償資本之后的一種增量,即經濟財富的增加。1946年,約翰·??怂乖谄洹秲r值與資本》一書中明確指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樣富有的情況下,可能消費的最大金額。這種表述引入了資本保全的概念,即期末資本維持在期初水準的基礎上才能確定收益。收益是期末與期初資本效用比較的差額,如果存在正的收益,則是指在保持原始投入資本完整、維持原始資本價值的前提下,超出原始投入的部分。??怂箤κ找娴慕Y論概括了經濟學家的經濟收益觀。

  會計收益是指會計學上的收益概念。它是指來自企業(yè)期間交易的已實現收入和相應費用之間的差額。它具有六個特征:(1)以實際發(fā)生的交易為基礎,不確認資產、負債市價的變化或預期的價值變化;(2)建立在會計分期的假設之上。早期的會計收益基于收付實現制,現代的會計收益基于權責發(fā)生制;(3)以歷史成本為基礎;(4)遵循收益確定的實現原則和穩(wěn)健原則;(5)有賴于期間收入和費用的合理配比。會計收益以“三位一體”的歷史成本原則、實現-配比原則和謹慎原則為依據,按照權責發(fā)生制、收入與成本費用相配比原理,運用專門方法,核算企業(yè)在會計期間實際經濟交易的結果。

  經濟收益與會計收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確認和計量方面,具體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1、收益確認的時點不同。經濟收益要求在資產價值發(fā)生變動時確認,而不要求等到取得現金或現金要求權時確認。會計收益則只有當價值變化在某項交易中確實發(fā)生時才加以確認。因此會計收益將收益確認時點推遲到有更實質性的證據證明收益已經實現之時,結果導致會計收益只確認和計量已實現的收益。

  2、收益確定的方法不同。經濟收益把所有資產看作是未來可望帶給企業(yè)的經濟利益,期初、期末凈資產差異代表了收益,因此,收益確定的主要問題在于會計期初與期末預計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本化價值的對比,體現的是以現行價值或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資產-負債觀”。會計收益則強調已實現收入與相關的歷史成本相配比,其差額代表收益,體現的是以歷史成本原則和實現原則為基礎的“收入-費用觀”。

  3、資本保持的概念不同。經濟收益依據的是實物資本保持概念,收益的前提是在期末和期初保持一樣的狀況。而會計收益依據的是財務資本保持概念,收益是現行收入扣除所費歷史成本的財務資本所得。

  4、計量的可靠程度不同。經濟收益是面向未來的,基于對現在尚未發(fā)生但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交易的估計,因此是主觀的、易變的。而會計收益是面向過去的,建立在過去實際已經發(fā)生的交易基礎之上,主要采用歷史成本計量,確保了其客觀性和可檢驗性的特點。會計收益曾構成一個像20世紀初牛頓定律一樣完善無缺,封閉的、自我證明的體系。但很快受到沖擊,首先面臨的是通貨膨脹的沖擊。盡管各國可以采取各種措施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但通貨膨脹的陰影一直縈繞在財務會計上,會計界必須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而且,衍生金融工具的興起、無形資產的增加等等,也促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會計收益。同時,受制于現行會計原則的會計計量是“觀念收益”,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真實收益”。經濟收益力圖計量實際收益而非名義收益,是以現行價值或公允價值為基礎的。

  經濟學家追求收益的真實性,而會計學家強調收益的客觀性。1961年愛德華茲和貝爾(Edwards and Bell)提出“企業(yè)收益概念”時才對會計收益概念與經濟收益概念進行了協(xié)調。全面收益概念代表著會計收益向經濟收益發(fā)展的趨勢。但他們拒絕在實務中接受經濟收益作為理想的會計計量模式,因為經濟收益盡管真實、可靠,但計量方法、計算能力使其存在局限性。

  上述對于會計收益和經濟收益的比較分析,對于進一步認識和把握會計收益的本質有一定的作用。我們無意以經濟收益取代會計收益作為收益法應用中的收益額,畢竟經濟收益只是理論性的探討,缺乏可操作性。但在收益額選擇和應用中,應對會計收益進行審視、分析,甚至進行必要的調整,使收益額更能真實、可靠地反映被評估資產的客觀績效,這是我們所要倡導的。

 ?。ǘ﹥衾麧櫯c現金流量

  收益法應用中,關于收益額的選擇,究竟是選擇凈利潤還是現金流量,首先應分析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特征及其關系。

  企業(yè)凈利潤是企業(yè)一定時期實現的用貨幣表現的最終財務成果,它表明企業(yè)生產經營業(yè)績和獲利能力。它是以權責發(fā)生制為基礎分期確認,依據于費用同收入的配比和因果關系而形成的。而現金流量反映的是企業(yè)現金的實際進出。凈利潤與現金流量的差異不僅體現在數量上,而且在對企業(yè)財務狀況評價時所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

  凈利潤與現金流量在數量上的差異及原因在于:在企業(yè)的整個存續(xù)期間內,其凈利潤與現金流量在數額上是相同的,但在某一會計期間,金額上則會有差別。這兩者之間之所以會有差別,是因為采用不同會計概念和時間推移而造成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凈資本性支出。資本性支出在付款時是一種現金流出,但以后以折舊形式在其估計的使用年限內作為利潤的沖銷。因此,在任何一個會計時期,如果資本支出超過折舊,超過數額就是現金流量低于凈利潤的數額;反之則相反。

  2、存貨的周轉。存貨的增加,在購入付款時是一種現金流出,只有以后在售出而取得凈利潤時才能沖銷。因此,在一個會計時期,如果庫存增加,現金流量就低于凈利潤,其所低的金額就是這一增加額;當然,如果庫存或在制品減少,則正好相反。

  3、應收、應付款的存在。應收賬款反映的賒銷收入和應付賬款相對應的賒購支出在開出發(fā)票階段就以利潤計算,只有在以后用現金結算時才是現金流量的增減。因此,如果在一個會計時期應收款增加,現金流量就會低于凈利潤,而如果應付款增加,現金流量就高于凈利潤;反之,情況就相反。

  4、其他額外資金的流動。有額外資金進入企業(yè),或企業(yè)償還借款,這些都是現金流量,但只對資產負債表有某些影響,對凈利潤并無影響。

  正是以上四個方面的相互制約,才形成了凈利潤和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一個不幸事實是:當企業(yè)在擴展時,資本性支出將超過折舊,各種存貨周轉量也會增加,同時應收款和應付款也將增加,因此,有利可圖的擴展必然伴之以過高的負現金流量。這種現象被稱之為“超過營運資金的經營”,即擴展時沒有適當地控制負現金流量和隨之投入所需增加的資本。這是造成企業(yè)破產的常見原因,也是企業(yè)經營虧損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為正數,或經營獲利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卻為負數的原因。

  凈利潤與現金流量既有差異,也存在密切聯系,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凈利潤是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基礎。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是通過現金預算的編制進行的,現金預算是保證現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中凈損益調整法是現金預算編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預計損益表中按權責發(fā)生制原則確定的凈利潤作為現金編制的出發(fā)點,通過逐筆調整處理各項影響損益和現金余額的會計事項,把本期凈利潤調整為凈現金流量的方法。

  2、現金流量與凈利潤的差異,可揭示凈利潤品質的好壞。所謂利潤品質,是指對企業(yè)凈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程度予以反映的一個概念。一般而言,凈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的伴隨關系越強,表明企業(yè)的凈利潤品質越好;即凈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的差異(數量上、時間分布)越小,說明凈利潤的收現能力越強。利潤品質越好,企業(yè)的資產流動性和財務適應性就越強。

第一頁       第二頁       第三頁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