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20 蘋果版本:8.7.2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拼殺圖書市場 第三極敗走麥城

來源: 商界 編輯: 2009/10/10 11:07:43  字體:

  導讀:3年前,歐陽旭從地下室搬到了第三極大廈,開啟了一份文化商人的夢想。如今,第三極大廈仍然巍峨,那份夢想的前程卻已經模糊起來。

  夢想

  談及歐陽旭,京城父老有三個印象:帥哥、文人、異類。

  “異類”是地產界封給歐陽旭的。萬通地產的馮侖、今典集團的張寶全曾與他喝茶聊天,無不驚嘆——歐陽旭滿口的傳承閱讀、創(chuàng)意零售,這在只認錢的地產界里活生生是個圣人。

  用地產商標榜歐陽旭,對他是個侮辱。這位北大中文系才子,從商足跡遍及三里屯的鄉(xiāng)謠酒吧、北京西山的明慧茶院,其執(zhí)掌的國風集團2002年入主上市公司西藏圣地,高原之上由此常見一位執(zhí)馬徐行的雅士。

  歐陽旭,文化商人是也。

  然而在8年前,他卻被諸位地產大鱷羨慕不已。國風集團僅僅出資6400萬元股金,便從海淀區(qū)政府手中拿到了總投資16億元的中關村文化廣場改造開發(fā)權。

  不過,送給歐陽旭地產界首演的禮物,卻是懷疑、嘲笑和憤怒。地產界置評他“經驗全無、資本有限,卻拿到了京城最搶手的商業(yè)地產項目,遲早一敗”。

  性情中人的歐陽旭,卻并不在意這些評價,他自詡至少是一個成功的書商。1999年以來,在整個海淀圖書城因同質化嚴重,陷入經營困境之時,歐陽旭在一個破地下室里開辦的國林風書店,卻憑借其獨到的文化氛圍,經營得風生水起,名聲顯赫。

  這讓當時急于重振圖書城雄風的海淀區(qū)政府認為:歐陽旭,行!

  九分質疑,一分認同,歐陽旭便開啟了天馬行空般的想象:他要新造一座中關村地標大廈,造名為第三極,暗喻南北極之外的喜馬拉雅山;第三極之中要開設國內最大的單體書店第三極書局,可享音樂、美食;第三極要打造成享受文化盛宴的中心,有畫廊、有展廳、還要有慕名前來的大公司、大商家;中關村文化廣場要成為海淀區(qū)的特色商業(yè)中心,有大商廈、有大教堂……

  很明顯,歐陽旭一手打造的第三極模式,本質上是一個以文化為核心,以創(chuàng)意零售為特色,由書局與商業(yè)地產組成的業(yè)態(tài)。這正是一個文化商人最大的夢想,利用文化打造的“線”,實現一個各類產業(yè)有機串連的商機。

  這不就是一個哈佛廣場嗎!有人從這個偉大構想中,隱約捕捉到了一絲波士頓哈佛廣場的影子———個書店、劇院、餐廳云集,文學、科學、藝術匯聚,學者、政客、藝術家交流的文化圣地。

  的確,歐陽旭坦誠,1995年一次美國之行,使他領略了哈佛廣場的文化魅力,之后便一直沉迷于打造中國哈佛廣場的夢想。如今,他終于有機會實踐一把。

  有夢想,就有潑冷水的:造樓易,培養(yǎng)文化氛圍難;經營1300平方米的國林風易,掌控4.97公頃的文化廣場難上加難。

  然而,類似這樣的質疑,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應戰(zhàn)

  2005年9月,第三極大勢已定。

  歷時3年打造,75米高,冷灰色調的第三極大廈赫然挺立,威風八面;2萬平方米的第三極書局獨占四層,內部裝潢現代氣派;創(chuàng)意零售區(qū)、寫字樓區(qū)各自列陣,整裝待客;整個中關村文化廣場眾星拱月,已將第三極書局推至國內民營書店的老大地位。

  “上風上水上海淀,融商融志融天下”,此時的歐陽旭春風得意,舉手投足間暗藏雄心。開局也猶如人的心情一樣甜美:雅虎、騰訊紛紛入駐第三極,整個地產項目開盤不足半年,便已收回3億多元的銷售額。

  更輝煌的未來,似乎將在第三極書局正式營業(yè)起順理成章地逐一拉開。然而,第三極勢必會對中關村圖書界的“霸主”、隸屬北京新華書店的中關村圖書大廈產生威脅。

  一場針對第三極模式的風暴,一觸即發(fā)。

  2006年7月15日,第三極書局正式營業(yè)。歐陽旭激動萬分,為了推出這顆“新星”,他已經迫不及待,甚至張羅了100位明星,舉行了一場公益歌會來助興。同時,第三極書局第一個月執(zhí)行全場圖書八五折。

  然而,一街之隔的中關村圖書大廈卻未卜先知,全場圖書一夜之間,在同一天變臉執(zhí)行七五折,與歐陽旭針鋒相對,來了一個“回饋讀者”大促銷,并且?guī)煶鲇忻?mdash;—跟進第三極降價!

  如果說八五折是為了討個好彩頭,那么七五折則完全是拆臺。頭兩天,歐陽旭尚且滿意,第三極書局銷售額達到50萬元。但是,叫價更低的中關村圖書大廈很快便搶占上風,一路高歌猛進,銷售額猛增183%;尚處襁褓期的第三極書局被甩了下來,客流量驟降一半,日銷售額跌至10萬元,不到盈虧平衡點的一半。

  看著門庭冷落的書局,歐陽旭急上心頭,老對手來勢洶洶,打得他措手不及。直到2006年8月1日,第三極書局才倉促對3000種書籍執(zhí)行8折。歐陽旭也橫下一條心,擺下了靜待對手結束“促銷”的架勢。

  不過,這只是歐陽旭的一廂情愿。2006年8月15日,中關村圖書大廈宣布繼續(xù)執(zhí)行七五折,直至10月15日。

  這一時間段跨越了暑期、開學、十一,堪稱圖書銷售的黃金期,繼續(xù)執(zhí)行七五折,無異于發(fā)動一場“核戰(zhàn)”。面對如此得寸進尺的招式,早已憤怒到拍桌子的歐陽旭,理應掀翻桌子,立即宣戰(zhàn)。然而,當時第三極書局總經理李松卻向外放風,第三極書局促銷活動結束之后,所有圖書都將復價,不再搞任何促銷。正當大家狐疑之時,8月21日,歐陽旭一臉親和地亮相,反復表態(tài)已經接受了來自出版商的意見,絕不跟進價格戰(zhàn)。

  就在大家認為歐陽旭將忍氣吞聲的時候,2006年9月1日,歐陽旭表態(tài)的十日之后,一封通告差點把中關村捅個底朝天。李松突然召集了京城數十家媒體,當著“中關村父老”的面,情緒跌宕、激情澎湃地朗誦了一篇告白書——《請允許我熱烈的愛讀者一回》:

  ……中關村圖書大廈的違規(guī)行為,已影響到海淀區(qū)其他書店的正常經營……難道我們就這樣縱容他視克制為軟弱視規(guī)則為兒戲,一而再,再而三的折下去嗎?那是絕對不行的。諸位同仁,請允許第三極也熱烈的愛讀者一回,9月1日~10月20日全場7折回應核戰(zhàn),自衛(wèi)反擊、遏制違規(guī)者。

  落款人:歐陽旭。

  第三極應戰(zhàn)了!

  敗陣

  原來,歐陽旭也來了一次“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所謂的“接受了來自出版商的意見”,其實是暗度陳倉,請各位出版商放寬回款,以此完成應戰(zhàn)的前期準備。

  不過,七折卻相當于割喉自殺。一般而言,圖書出版成本占書價的30%~35%,加上管理費用和發(fā)行費用,到了書店便是55%~60%,即有40%~45%的毛利潤。不過,扣除20%租金、15%人力、3%水電費和行政費用,最多剩下2%~7%的稅前利潤。

  言下之意,處于盈虧平衡點的售價至少為九三折,長期維持七折必將使歐陽旭殺人一千,自傷九百,得不償失。反觀中關村圖書大廈,背靠國資支持,坐擁中小學教材的壟斷,并享有北京出版發(fā)行物流中心提供的進貨優(yōu)惠,七折“剛剛好”。

  歐陽旭明白,第三極必須盡快結束戰(zhàn)斗!

  休戰(zhàn)契機很快降臨。中關村的中小民營書店坐不住了,自從“國民大戰(zhàn)”以來,他們的客流量與銷售額普降50%,根本無力為繼。他們紛紛上書政府部門、媒體請求干預價格戰(zhàn),甚至連《人民日報》也專題做了報道。

  事情鬧大了,中關村圖書價格戰(zhàn)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一份1998年海淀區(qū)民營書店簽署的《民營零售業(yè)公約》也在輿論轟炸中浮出水面,其中最重要的約定是,圖書零售折扣價保持在8~8.5折之間,以維系行業(yè)平衡。很明顯,第三極書局執(zhí)行七折已經違約,中關村圖書大廈則一直充當著推波助瀾的角色。

  歐陽旭再次興奮起來,他決定利用輿論導向逼迫中關村圖書大廈“撤退”;同時主動找到北京新華書店,以誠懇姿態(tài)請求達成雙方復價。政府部門迫于形勢緊急,從中斡旋,戰(zhàn)火似乎即將結束。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本處于被動地位的中關村圖書大廈,卻再施一計:2006年底,中關村圖書大廈推行無限期八折,欲將八折定為中關村的“市價”。

  此舉堪稱一石二鳥,反將歐陽旭逼至墻角。八折并不違反“公約”精神,由此中關村圖書大廈便免去了擾亂市場秩序的罪名。同時,八折卻足以使第三極書局繼續(xù)處于虧損狀態(tài),價格戰(zhàn)演變?yōu)闅W陽旭最不愿意看見的“持久戰(zhàn)”。

  第三極危矣。

  彷徨

  迫于無奈,處于弱勢地位的歐陽旭只得繼續(xù)跟進八折,然而卻沒有得到一絲同情。批評家們一針見血地指出破綻:定位高品質閱讀的第三極,卻在使用打折促銷吸引讀者——第三極才是罪魁???

  更糟糕的是,跟進價格戰(zhàn)幾個月后,第三極書局客流量反而下滑。一個細節(jié)是,購書包使用率竟然不足20%,生意慘淡可見一斑。

  歐陽旭這才發(fā)現問題嚴重,第三極書局堪稱第三極模式的心臟,心臟停搏,后果不堪設想。2007年,關波接手第三極書局總經理一職,負責書局具體事宜,歐陽旭和他的團隊試圖通過商業(yè)地產的運作,為心臟電擊起搏。

  于是,歐陽旭四處尋覓畫廊、音樂廳入駐第三極,以此加強業(yè)態(tài),吸引客流,然而,他卻不幸地發(fā)現了第三極模式第一個先天性缺陷。

  畫廊老板們無一例外地拒絕了邀請。原來,第三極物業(yè)租金在2007年便達到15元/平方米/日,售價早就突破了25000元/平方米,一個中等畫廊月租金就在數十萬元。如此巨額的場地成本,這在啟動資金低、回報周期長,甚至是需要“奉獻精神”的文化產業(yè)看來,簡直就是強取豪奪。歐陽旭可謂在一個文化產業(yè)省吃儉用,紛紛撤出市中心的時點上,搭起了一個巨大的、永遠也無法填滿的舞臺。

  這肯定不是真正的哈佛廣場所可能存在的問題——搞文化,中國沒有免費的午餐;歐陽旭也成為了中國最怪誕的地產商——租金與房價越漲,他反而越難受。

  彷徨之中,歐陽旭選擇了退而求其次,付得起租金的商家,只要是與文化沾邊,就可入駐第三極。于是,主打文化牌的第三極大廈內,輕易可見的是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肯德基、眉州東坡、江南廚子、奧運特許商店……還有數不清的首飾店、家居店林林總總,給人的總體感覺就像一個旅游勝地的業(yè)態(tài),而非“文化約會中心”。

  這無疑是以定位模糊為代價的。起初,歐陽旭的“搶救”起到了些許作用,書局與商業(yè)地產客流量均有所抬頭,但很快猶如曇花一現,再次凋零。

  不出半年,首批入駐第三極的140多家商家,竟然出現了“潰逃者”。歐陽旭驀然回首,第三極模式第二個先天性缺陷已經暴露。

  事實上,地產界很早就有人提出,第三極在商業(yè)地產的考量上“犯忌”諸多:第三極東側便是中關村購物廣場,既有家樂福又有餐飲一條街,更不消說虎視眈眈的中關村圖書大廈——當地商業(yè)地產已經趨于飽和,消費者憑什么一定要去自命不凡的第三極買書購物呢?

  一個標志性事件,徹底暴露了第三極的無助。2008年5月,從事第三極商業(yè)經營的北京文脈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這位“難兄難弟”當年響應歐陽旭“10年包租”的號召,在第三極大包大攬,倒手商鋪,不出2年便虧損嚴重,負債率高達237%。

  第三極已經一片蕭條。第三極B座二層只剩下一家玩具店、兩家飾品店和一家水吧,一個老板沒好氣地抱怨:“周末生意更差,客流量極低,只有退出!”

  甚至有人調侃,南極、北極、第三極,都是無人區(qū)!

  由此,“用地產補書局”的計劃徹底流產。2007年,第三極書局虧損2000萬元,2008年虧損1700萬元。

  怎么辦?歐陽旭的調整目光又重新回到了書局本身,在關波主持下,第三極書局從2008年開始瘦身,從四層變?yōu)槿龑印?u>空出來的第三極第八層,索性甩賣給了在中關村中四處尋找寫字樓的百度李彥宏。

  然而,噩夢依然沒有結束:

  第三極的圖書分類太亂了,遠無中關村圖書大廈那樣系統(tǒng)。

  太大了,來來回回坐電梯,書架很高,根本不方便取閱。

  經營飲料還算得體,但是賣玩具、電器似乎就格格不入了。

  灰色是挺時尚高雅的,但是讀書久了很累眼睛。

  以上都是讀者對第三極書局的意見。由此可見,歐陽旭和他的團隊在模式細節(jié)上的疏忽,才是在無論有無價格戰(zhàn)的情況下,第三極書局乃至整個第三極依然頹廢的謎底。然而,此時回頭已然太晚。

  2009年上半年,第三極書局銷售額達到6300萬元,但是仍然預計全年虧損1500萬元。需知,歐陽旭已為第三極書局省免了5000多萬元的租金,否則心臟早已停搏。

  去留

  有人評價,國林風的老板躊躇滿志,第三極的老板憂心忡忡。這位堅持了3年的文化商人,終于開始思考第三極書局的去留。

  最后一刀來自網絡革命。卓越、當當等網絡書店已成為第三極心頭大患。網店的最大優(yōu)勢便是省免租金,其價格甚至可以低到5折以下。加之風投競相追逐,網店可以非理性不斷殺價,沖量推高現金流,即便每年出現5%~6%的負債也無關生死。

  面對“在實體店里抄書名,去網店買書”的市場大勢,第三極必須迅速轉向。

  事實上,歐陽旭、關波已經有了初步設想——打造一個線上與線下的結合體。

  在線上,第三極書局將試圖規(guī)劃一個專業(yè)背景更深、分類更精細的“當當”,同時,歐陽旭計劃收購幾家垂直圖書網站,由此變身為網絡書商;在線下,第三極書局謀劃開設規(guī)模更小的旗艦店和直營店,并輔以加盟形式。

  這一套方案如果執(zhí)行,意味著第三極模式的徹底轉型——低租金、輕裝化、連鎖化。這也意味著第三極書局將“出走”中關村,以第三極書局為“線”的整個業(yè)態(tài),將猶如斷線的珍珠項鏈,散落滿地。

  然而,這樣的犧牲卻有可能換來第三極書局的新生。

  這一次,歐陽旭打算在個別區(qū)域試驗成功之后,再將新模式大力推廣——夢想與商業(yè)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商業(yè)上的可行性。

  由此看來,有關那個“中國哈佛廣場”的夢想,只能告一段落。

  鏈接:第三極大廈今生后世

  第三極大廈從籌資,到建設,再到運營,背后的真正操盤者,是中關村文化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一家由歐陽旭執(zhí)掌的國風集團、海淀區(qū)政府全資子公司等股東聯合發(fā)起成立的公司。其中,國風集團占據32%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

  因此,第三極書局作為大廈股東之一,可以長時間拖欠租金。不過,書局必須繳納物業(yè)費,僅此一項每日支出就將近30萬元,內憂外患之下,根本無力持續(xù)。加之商業(yè)地產方面的潰敗,當初打造的整個文化業(yè)態(tài)已經名存實亡。

  據知情人士透露,第三極書局一旦“出走”,國風集團所持有的股權將受讓給海淀區(qū)政府,第三極大廈由此變身為“國有身份”,整個大廈也將被徹底改造為單純的寫字樓。

  不過,有關歐陽旭的夢想與嘗試,仍然值得所有開創(chuàng)者尊敬。

責任編輯:冠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