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yè)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yōu)惠

安卓版本:8.7.60 蘋果版本:8.7.60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稅收流失現象研究

來源: 找論文 編輯: 2009/02/10 11:46:47  字體:

選課中心

實務會員買一送一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qū)

需要的都在這里

資料專區(qū)

課程試聽

搶先體驗

課程試聽

高薪就業(yè)

從零基礎到經理

高薪就業(yè)

  摘 要:稅收流失已經成為我國稅收領域的一項頑癥,減少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嚴重干擾了正常的稅收工作和社會經濟生活秩序。本文對稅收流失的概念、形式、現狀和產生稅收流失的因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了治理稅收流失的初步措施。

  關鍵詞:稅收流失;稅收政策;財政收入

  Abstract: The tax revenue outflow already became our country tax revenue domain stubborn illness, reduced the national financial revenue, has disturbed the normal tax revenue work and the social economy life order seriously. This article to the tax revenue outflow's concept, the form,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had the tax revenue outflow factor to carry on the simple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government tax revenue outflow toddling step.

   key word: Tax revenue outflow; Tax policy; Financial revenue

  所謂稅收流失,是指各類稅收行為主體,以違反現行稅法或違背現行稅法的立法精神的手段,導致實際征收入庫的稅收收入少于按照稅法規(guī)定的標準計算的應征稅收額的各種行為和現象。這里所說的各類稅收行為主體,包括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以及作為征稅人的稅務部門。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稅收流失主要表現為以下種種現象和行為:

  1.偷稅。2.逃稅。3.漏稅。4.騙稅。5.抗稅。6.欠稅。7.避稅。8.非法的、任意的稅收優(yōu)惠和減免。9.征稅人違規(guī)導致稅收收入減少。

  一、我國稅收流失現狀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fā)展和新的稅收制度的貫徹實施,稅收已廣泛介入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04年全國稅收收入25718億元,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GDP)的18.1%,稅收已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對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改善綜合國力起著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國現在正處于經濟轉軌期,國家法制尚不健全,人們的稅收法制觀念還比較淡薄,誠信納稅的意識還遠沒有得到樹立,各種偷逃稅現象還大量存在,稅收流失的現象依然十分嚴重。2004年,全國稅務機關共檢查納稅人124萬余戶,查補總收入為369億元, 若按50%的查補率樂觀估計,稅收流失也在300億元以上。國家統(tǒng)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據測算,我國地下經濟約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左右,按稅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18%匡算,2004年,我國地下經濟的稅收流失約為3696億元。據國情專家胡鞍鋼的保守估計,目前我國的稅收流失約在3850-4450億之間。從各種渠道的信息來看,目前我國稅收流失情況已十分嚴重。所以,加強對稅收流失的研究,對稅收流失進行有效的治理,最大可能的減少稅收流失,增加稅收收入,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前我國引起稅收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國目前的稅收流失是多種影響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混合體,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我國稅收流失產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鐣髁x初級階段的物質利益關系是引起稅收流失的動因。

  我國現階段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國有、集體和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yè)都有各自獨立的經濟利益。而現階段,國家與企業(yè)和個人的分配關系,主要是通過稅收的形式來進行的,稅收直接參與社會剩余產品的再分配,這種分配形式的主要特征是無償性。因此,稅款的多征與少征,直接影響到生產經營者的收益。使得一些生產經營者在處理國家、企業(yè)、個人的物質利益關系時,為了使自身收益最大化,便會采取各種手段偷逃國家稅款,造成稅收流失。

  (二)稅收法律體系不健全、不規(guī)范,稅收執(zhí)法力度不夠是稅收流失的政策原因。1994年稅制改革后,我國的稅收制度進一步改進,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國稅收法律體系的建設仍不夠完善,存在許多不足與缺陷,主要表現在:1.法律體系內部存在重大缺陷?,F行稅法形式體系不完善,沒有一部稅收基本法,也沒有相配套的稅務違章處罰法、稅務行政訴訟法等。2.現行稅法立法檔次太低,許多稅種都是依據國務院頒布的暫行條例開征,稅收立法呈現立法行政化趨勢,稅法的權威性和透明度不夠。3.現行稅法存在不合理之處,操作性較差。如增值稅的視同銷售的規(guī)定、關聯(lián)企業(yè)轉移定價的規(guī)定等在實際的稅收征管中操作難度都相當大。同時,稅務機關的執(zhí)法獨立性較差,《征管法》雖然有稅收保全和強制執(zhí)行的規(guī)定,但由于需要工商、銀行等相關部門的配合和支持,這些規(guī)定往往得不到落實,使偷逃稅現象不能得到有效制止,造成稅收流失。

  (三)稅收征管體制不完善,稅務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較低,是產生稅收流失的體制因素。

  1.稅收征管體制不完善,征管質量不高。1997年以來,雖然逐步建立了“以申報納稅和優(yōu)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的稅收征管新模式,但從幾年來的運行情況看,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出現了“疏于管理,淡化責任”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稅務機關內部崗位職責不清,管理任務不明,淡化了稅收征管的一些基礎性工作,而重點稽查的作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影響了稅收征管的質量,造成了稅收流失。

  2.稅務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高。當前,知識經濟的浪潮撲面而來,擁有現代知識,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將成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決定性的因素。近年來,為適應國家發(fā)展的需要,稅務干部隊伍不斷壯大,但縱觀稅務干部隊伍的現狀,卻十分令人擔憂。一是專業(yè)型人才不足。二是復合型人才缺乏。難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日益復雜的稅收工作需要,造成了稅收流失。

  3.稅收征管手段仍顯落后,稅收信息化建設步伐亟待加快。近年來,稅務系統(tǒng)大力加強了稅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但由于資金、技術、人員、設備等條件的制約,全國的發(fā)展不協(xié)調,沒有在全國形成網絡。同時,由于沒有與工商、銀行、海關等相關部門聯(lián)網,無法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使計算機管理的效用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

  (四)地下經濟規(guī)模巨大,是稅收流失的重要因素。

  各種數據和信息表明,目前我國地下經濟已經具有相當的規(guī)模和影響,由于地下經濟活動幾乎完全脫離了稅務機關的監(jiān)控和管理,稅收基本處于完全流失的狀態(tài)。

  三、稅收流失的治理對策

 ?。ㄒ唬┨岣吡⒎▽哟危哟蠖愂樟⒎▓?zhí)法透明度。

  1.制定頒布《稅收基本法》,對稅法的定義、原則、稅務機關的組織機構和權力義務、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稅收立法、稅收執(zhí)法、稅收司法、稅務爭議、稅務中介和代理等進行明確的界定,使其真正起到稅收領域的“母法”的作用。

  2.提高現有稅法的法律級次,增強稅法的法律效力。(1)對于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等經過修改后較為成熟的就按照法律程序盡快提請國家立法機關審議通過,使之升格為正式的法律。(2)修訂現行稅法,以達到稅法體系的內外統(tǒng)一。

  3.強化稅收執(zhí)法,確立“嚴管重罰”的治稅思想。在嚴格遵守《征管法》規(guī)定的處罰幅度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對各類稅收流失行為的處罰力度,并按稅法規(guī)定嚴格加收滯納金,增加偷逃稅者的風險預期和機會成本,減少稅收流失。

  4.強化稅務機關的獨立執(zhí)法權。應考慮建立包括稅務警察和稅務法庭在內的稅收司法保障體系,使稅務機關可以進行獨立執(zhí)法,不受其他部門干擾,增強對各種稅收流失行為的威懾和抑制作用。

 ?。ǘ└母锿晟片F行稅制。

  1、改革完善增值稅,充分發(fā)揮增值稅優(yōu)勢。

  盡快實施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加速技術進步和設備更新;擴大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將其擴展至建筑安裝業(yè)、郵電通信業(yè)、交通運輸業(yè)等等。

  2.完善個人所得稅。

  (1)隨著征管環(huán)境的改善和征管手段的現代化,逐步實行分類綜合所得稅制并最終向綜合所得稅制過渡。(2)降低名義稅率,減少稅率檔次,簡化稅制,加強征管。(3)建立科學的費用扣除標準。

 ?。ㄈ┝⒆悻F實,著眼發(fā)展,全方位多層次建立稅收征管新秩序。

  首先,要在全社會樹立起依法納稅的遵從意識,強化公民對稅法熟悉程度和依法納稅的自覺性。其次,堅決堵塞會計信息失真的漏洞。國家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企業(yè)的會計信息披露,嚴懲虛假錯誤信息的披露者。再次,要加大稅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使其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稅務干部的綜合素質,提高征收管理水平。最后,要繼續(xù)完善和推進稅收征管改革,改革落后的征管手段,提高稅收效率。

  (四)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打擊地下經濟。國家應盡快建立打擊地下經濟活動的有關制度,增強對走私、造假、盜版等破壞性、危害性較大的地下經濟的打擊力度,從制度上不斷壓縮地下經濟的生存空間,減少稅收流失。

  參考文獻:

  [1]金人慶。中國當代稅收要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黃葦町。中國的隱性經濟(修訂版)[M].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96。

  [3]梁朋。稅收流失經濟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三皮
學員討論(0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galtz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