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課程:會計課程稅務課程免費試聽招生方案 初當會計崗位認知會計基礎財務報表會計電算化

綜合輔導:會計實務行業(yè)會計管理會計審計業(yè)務 初當出納崗位認知現(xiàn)金管理報銷核算圖表學會計

首頁>會計信息>會計電算化> 正文

會計電算化分錄編制(一)

2006-6-16 16:38  【 】【打印】【我要糾錯

  會計分錄是每筆經濟業(yè)務列示其應借記和應貸記的帳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會計分錄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帳戶的記錄,乃至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

  在手工環(huán)境下,會計分錄是根據(jù)借貸記帳法“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帳規(guī)則編制的,在電算化會計中多數(shù)會計分錄的編制與手工是相同的,但也有部分會計分錄的編制與手工存在差異,需要進行相應的變換被計算機接收后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否則輸出的帳簿和報表信息有可能是錯誤的,如費用沖減、帳內調整等事項,這些會計分錄的編制在電算化會計中需要引起足夠的注意。

  會計分錄是記帳的直接依據(jù),根據(jù)會計分錄登記帳簿時,會計實務要求做到帳證相符。傳統(tǒng)的手工會計方式下某些會計分錄是經過人們大腦的分析,采用相反的顏色登記到帳戶相反的方向中去的。會計上,期間費用類帳戶一般是借方分析多欄式明細帳,平時發(fā)生的各項業(yè)務登記到借方,只有到結轉費用帳戶時,才從貸方轉出,出現(xiàn)貸方發(fā)生額。例如:“壞帳準備”是按照“應收帳款”期末借方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若“壞帳準備”期末貸方余額大于按照“應收帳款”期末借方余額的一定比例提取時,就要將其差額沖減“管理費用”,傳統(tǒng)手工會計分錄如下:

  借:壞帳準備×××

   貸:管理費用×××

  會計人員根據(jù)這個會計分錄登記“管理費用”明細帳時,由于“管理費用”是借方分析式多欄帳且平時不出現(xiàn)貸方發(fā)生額,會計人員必須經過大腦分析,用紅字(分錄本身是藍字)登記到“管理費用”相應明細帳戶的借方,從而造成帳證方向不一致。而在電算化會計中,計算機記帳不可能象人腦那樣分析,它會毫不猶豫地登記到“管理費用”相應明細帳戶的貸方,從而造成手工與機器登記的管理費用借貸方發(fā)生額不等(借方手工大,貸方手工為零),影響會計報表編制的正確性(計算機自動編表一般是用“管理費用”帳戶的借方發(fā)生額編表,而不用借貸方發(fā)生額差額,即凈發(fā)生額編表)。究其原因,是傳統(tǒng)會計不規(guī)范處理所致。會計人員應適應這種變化,將會計分錄變換成如下分錄,就不會出現(xiàn)上述問題。

  借:管理費用×××(紅字)

   貸:壞帳準備×××(紅字)

  實務中,還有一種編制會計分錄的做法也需要加以規(guī)范。例如:某采購員出差借款2000元,采購回來報銷,差旅費及補助等共支出1600元。假設借款時已作其他應收款處理,該采購員所花的費用記入“管理費用”。傳統(tǒng)會計實務通常編制一張收款憑證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現(xiàn)金 400

   貸:其他應收款 -2000

     管理費用 1600

  這樣在計算機帳務系統(tǒng)中,若定義的憑證類型是收、付、轉形式,以收款憑證錄入該憑證,又會產生上述同樣的問題,正確的做法是編制兩張記帳憑證:一張收款憑證(400)和一張轉帳憑證(1600),會計分錄如下:

  借:現(xiàn)金 400

   貸:其他應收款 400

  借:管理費用 1600

   貸:其他應收款 1600

  周其林同志在《中國會計電算化》2000年第10期發(fā)表了題為“費用沖減會計分錄在會計電算化中的處理辦法”一文,談到了手工沖減費用的會計分錄通常是貸記某費用帳戶,并舉例假設黎明是機關管理人員,收到黎明同志退回的差旅費現(xiàn)金50元,手工會計分錄為:

  借:現(xiàn)金 50

   貸:管理費用 50

[1][2]
相關熱詞: 會計 電算化 分錄 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