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財政部以財會〔2001]57號文件頒布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固定資產》和《企業(yè)會計準則——存貨》。其中固定資產準則進一步規(guī)范了固定資產的確認、初始計量、折舊以及其減值、處置等方面的核算,這一準則的制訂體現了與國際慣例接軌,又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國情。
國際會計準則IAS-16經過修訂由原來的“固定資產會計”更名為“不動產、廠房和設備”,是近年來國外會計界在探討取消固定資產(fixed assets)這一概念的一種反應。經修訂后的國際會計準則IAS-16將國際會計準則IAS-4“折舊會計”中有關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的折舊部分并入,這樣,國際會計準則IAS-16規(guī)范的范圍就與我國固定資產準則規(guī)范的范圍大致相同,即均不包括經濟森林和產役畜等與農業(yè)活動相關的生物資產。
?。ㄒ唬╆P于定義和確認
我國固定資產準則將固定資產定義為:“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資產:(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過一年;(3)單位價值較高。”其中并未給出固定資產的價值標準。
國際準則IAS-16中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的定義指符合下列條件的有形資產:(1)企業(yè)為了在生產或供應商品或勞務時使用,出租給其他人,或為了管理的目的而持有;(2)預期能在不只一個的期間內使用。
可以看出國際準則IAS-16中并沒有給出固定資產的具體使用年限和價值標準,只是規(guī)定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限應超過一個經營周期或會計期間。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都是這樣做的。在我國準則中,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作為明確的時間限制更符合我國的會計習慣。
在定義方面,國際準則還給出了“使用年限”、“殘值”的概念;而我國準則還定義了“使用壽命”、“折舊”,不同于以前財政部頒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固定資產(征求意見稿)中定義的“預計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及“預計凈殘值率”的概念。
對于固定資產的兩條確認標準,我國準則與國際準則是一致的:(1)該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yè);(2)該資產對成本能可靠地計量。
?。ǘ╆P于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
我國準則中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在國際準則中被稱為“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的初始計量”。我國準則在固定資產初始計量時,遵循了這樣的原則,即新建或重新購建的固定資產以實際成本入賬,從其他途徑取得的固定資產以其他相關規(guī)定中的辦法為準。
1.外購的固定資產
國際準則將不動產、廠房和設備項目的成本細化,由購買價格(包括進口稅和不能退回的購買稅)以及任何使資產達到預期工作狀態(tài)的可直接歸屬的成本所組成。在計算購買價格時,應減去任何有關的商品折扣和回扣。其可直接歸屬成本的內容為:(1)場地整理費用;(2)首次運輸和裝卸費用;(3)安裝費用;(4)專業(yè)人員(例如建筑師、工程師等)的服務費用。
我國會計準則中規(guī)定“外購的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買價、增值稅、進口關稅等相關稅費,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所發(fā)生的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的其他支出,如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yè)人員服務費等”,這與國際準則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國際準則限定了運輸和裝卸費用必須是首次的。我國這樣規(guī)定使得新舊固定資產的價值構成趨于一致,從而簡化了相關的會計核算。
2.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
其他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本著其他準則如有規(guī)定,按相關規(guī)定中的辦法來確定其價值的原則入賬。與國際準則相比,特別不同的是有關非貨幣性交易取得的固定資產的規(guī)定。國際準則中明確地將非貨幣性交易取得的固定資產分為兩類,即所取得固定資產是與不同類型的固定資產或其他資產相交換獲得的,以及所取得的固定資產是與相同類型的固定資產相交換獲得的,然后分別規(guī)定其初始計量。而在我國現行的非貨幣性交易準則中,未作細分,這樣也簡化了會計核算。
?。ㄈ╆P于折舊
1.折舊考慮的因素
我國固定資產準則中規(guī)范的固定資產使用壽命應考慮的因素與國際會計準則中規(guī)范的確定使用年限應考慮的因素是基本一致的,即:(1)該資產的預計生產能力或實物產量;(2)該資產的有形損耗;(3)該資產的無形損耗;(4)對資產使用的法律或類似的限制。
2.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國際準則中允許采用的折舊方法包括:直線法、余額遞減法和單位合計法。其中單位合計法與我國的工作量法相對應。我國準則中允許采用的折舊方法為年限平均法(或稱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等四種。
3.固定資產開始或停止折舊時間
增加或減少的固定資產應從何時開始或停止計提折舊,在國際會計準則及許多國家的會計準則中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
我國會計準則中規(guī)定: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以月初應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依據,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或者停用的固定資產當月仍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相比之下,我國的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更加精確,有利于實際操作。
?。ㄋ模╆P于固定資產的后續(xù)支出
國際會計準則中的“后續(xù)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的改擴建與修理支出等內容。對于固定資產的后續(xù)支出資本化的標準,美國和德國都有三種:(1)延長了資產的使用年限;(2)使產品產量增加;(3)生產的產品質量提高。國際準則還包括使原定的生產成本明顯下降。而我國的規(guī)定是“延長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或者使產品質量實質性提高,或者使產品成本實質性降低”,體現了我國準則國際化趨勢和本國的國情相結合的特點。
國際會計準則規(guī)定:“某些不動產、廠房和設備項目的主要組成部分可能需要定期進行重置。例如,一個爐子在使用了特定的小時數以后可能要更換襯里,或者飛機的座位和門廊等內部設施在機體的壽命期內可能需要更換多次。這些組成部分應按單項資產予以核算,使它們具有與它們相關的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的使用年限不同的使用年限。因此,只要確認標準被滿足,在重置或更新該組成部分時發(fā)生的支出應作為一項單獨的資產的購置來核算,并且被重置的資產應予以核銷?!笔聦嵣?,類似情況在我國也比較多見,但是我國的準則中沒有進行規(guī)范,這是該準則的一個不足之處。
?。ㄎ澹╆P于固定資產的減值
我國固定資產準則中規(guī)定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即為固定資產的減值,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部分計入當期損益。從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我國資產的計量一般以歷史成本為主,更注重資產的賬面價值,而淡化公允價值的基準作用,因此在我國的固定資產準則中不存在像國際會計準則中的價值重估問題。遵循謹慎性原則,對于固定資產的減值部分計入當期損益。已提減值在以后期間得以恢復的,在不超過原已計提的減值準備范圍內轉回。計提了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以后期間的折舊將隨減值準備的波動而波動。
國際會計準則對于固定資產的計量以公允價值為主,從而出現了相關的價值重估問題,情況比較復雜,分別在價值重估條款,賬面金額的收回條款〔包括“損耗”、“可收回金額期后增值(基準處理方法)”、“可收回金額期后增值(允許選用處理方法)”〕中予以規(guī)范。其中“損耗”條款與我國減值條款相類似。
我國固定資產準則還給出了固定資產發(fā)生減值的六種狀況,從而增強了可操作性,而國際會計準則中沒有這些標準。
?。╆P于固定資產的處置
國際會計準則中對于不動產、廠房和設備項目特別規(guī)范了一些內容:如對應從資產負債表中剔除的不動產、廠房和設備項目應滿足一個條件,即在處置時,或者當該資產永久性不再使用并且預期從它的處置中不能得到未來經濟利益時;再如對固定資產清理利得或損失的處理,對涉及交換、售后租賃固定資產清理的處理問題。
而我國只是籠統(tǒng)地規(guī)定:“企業(yè)發(fā)生固定資產出售、轉讓、報廢或毀損時,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其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差額計人當期損益。”
對于固定資產使用期滿,發(fā)生重大安裝成本的處理,我國沒有明確規(guī)范,而國際會計準則在有關折舊條款中進行了規(guī)范。這也是我國固定資產準則的一個不足之處。
?。ㄆ撸╆P于披露事項
與我國會計準則相比,國際會計準則要求披露的信息更為全面,主要體現在:(1)在確定不動產、廠房和設備等項目的可收回金額時,預期的未來現金流量是否已貼現成現值;(2)與不動產、廠房和設備有關的重建費用的會計政策;(3)在營建過程中,由不動產、廠房和設備引起的支出金額;(4)當不動產、廠房和設備按重估價值入賬時,應揭示的內容。另外,在我國固定資產準則中還要求披露“在建工程的期初、期末數額及增減變動情況”,而在準則中卻未對在建工程的處理進行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