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已經重回久違的1600點,當基金、機構和眾多投資者熱火朝天地討論何時是頂時,外資早已超然于此,去捕捉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機會。站的高度不同,決定了博弈的結果
從從去年底開始,一波由股權分置改革所引發(fā),體現(xiàn)價值重估性質的行情,在猶猶豫豫中悄然前行。而到了今年四五月間,行情驟然增溫,指數如脫韁野馬初顯牛市崢嶸。
市場人士和投資者總愛給行情定個性。在行情初期,市場普遍認為這是以中石化為航向標,以政策托市資金為主要力量,為股改保駕護航的政策行情。但隨著房地產、有色金屬和金融板塊的強勁上揚,市場的星星之火已漸成燎原之勢。在漫漫熊途中苦苦掙扎了五年的投資者,面對突如其來的行情卻顯得有些無所適從。在千四甚至千五整數關口被輕松收復后,投資者才發(fā)現(xiàn),我們可能已被老外甩在了后面。于是,行情被重新定性,演變?yōu)榕c國際期貨市場密切聯(lián)系,由外資,即QFII和海外熱錢為主導,核心是人民幣升值所催動的匯率行情。
無論市場如何給行情定性,都是對表象的解讀。而行情背后,卻有更多深層次的內容值得我們深思和玩味。
脆弱的投資理念
近幾年來,我國宏觀經濟保持著高速穩(wěn)定的發(fā)展。然而,作為國民經濟“晴雨表”的證券市場卻與宏觀經濟走勢背道而馳。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已近五年,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境外資本攜先進、成熟的投資理念來到中國,所謂的價值投資理念于是開始盛行。其實,價值投資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方法。它通過貼現(xiàn)現(xiàn)金流、紅利模型以及靜態(tài)PE、PB等指標,計算出股票的內在價值,指導投資者進行股票投資。在這種理念的倡導下,市場從2003年開始向價值回歸,曾經風光無限的證券市場變?yōu)楦吲_跳水的表演場。十幾元甚至幾十元的股票噩夢般從天堂跌落地板,跌破凈資產的股票比比皆是。老百姓、機構、券商全線虧損,就連堅定倡導價值投資理念的基金也未能獨善其身,市場幾無贏家。面對此情此景,基金經理呼號:價值投資害死人;媒體報章宣揚:這是價值投資的陣痛期;老百姓憤怒:價值投資無異價值投機。
正當股市一瀉千里,諸多支撐位被各個擊穿,國人在痛苦中撥弄算盤,爭論真正的價值區(qū)間是在700點還是500點時,外資已經不露聲色地大舉進入,撿了個大大的便宜。我們的警醒源于外資大規(guī)模、高溢價收購國內企業(yè)。雙匯發(fā)展、雪津啤酒等一系列高溢價收購案的發(fā)生,都對我們原有的估值體系進行著劇烈沖擊,境內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認同和默契開始出現(xiàn)松動。從諸多并購案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境內市場所倚重的凈資產、市盈率等估值指標,實際上境外投資人并不看重。除股權溢價和戰(zhàn)略并購等因素外,境外機構更多采用現(xiàn)金流量指標評估企業(yè)動態(tài)投資價值。
反思2003、2004年的市場,如果那時從動態(tài)估值角度評估上市公司,難道也會得出沒有投資價值的結論?未必。我們的投資理念是如此脆弱,靜態(tài)與動態(tài)估值方法的變遷仿佛只在一夜間。這一靜一動之間,我們失去的是五年的發(fā)展時間,是幾十萬億市值的灰飛煙滅,是行業(yè)的停滯,是市場參與各方的巨額虧損。
舊的估值體系是在我國證券市場結構轉型的初期,莊股時代崩潰和資金為王理念瓦解后,市場參與者迷失了方向的體現(xiàn)。以基金為代表的主流陽光機構在當時特定的環(huán)境下,急需尋找一個與結構轉型相符合的投資理念,于是,價值投資理念被簡單復制,并被視為金科玉律。然而,其結果必然是受制于人,缺乏主動權和話語權。經過了這一番洗禮后,面對再次轉型的證券市場,我們在汲取過去經驗教訓的同時,在借鑒國外新的估值體系的同時,是否也該有點自己的主見。
外資的“七種武器”
我國有句古話:“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似乎外來的都是好的,是精華,是我們自身所不具備的,在股市上也不例外。在去年底開始的這波行情中,特別是在1300點附近股指幾經上下。在這一輪的機構博弈中,存在著三股主要力量。其一,是被市場頂禮膜拜的外資;其二,是沒有受估值理念洗禮的新進游資;其三,是土生土長、規(guī)規(guī)矩矩的場內資金。行情還遠沒有結束,這個時候論勝敗輸贏似乎不太合適,但在博弈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三方參與者的對峙陣形和沖突爭執(zhí)的焦點。嚴格地說,這輪博弈中的主要力量是外資和中資。那么,外資究竟有什么本領可以在我國資本市場中掌握定價權,可以隨心所欲呼風喚雨?
第一,投資理念。在上文中,我們批判的其實不是外資的投資理論,而是我們自身缺乏完善的資本定價體系。不可否認,外資的很多投資理念的確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仔細學習的。首先,外資關注的是市場未來的發(fā)展,而不是眼前的靜態(tài)市場;其次,外資注重的是一個階段的投資收益,而不看重短期的資本利得。
第二,實力雄厚。我國的資本市場規(guī)模絕對值很小,甚至不如俄羅斯、印度等國的資本市場。資本市場的規(guī)模與我國的宏觀經濟走向極不相稱。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狹小的市場中,QFII60多億美元的額度加上更大規(guī)模的國外熱錢,足以在局部范圍內興風作浪。
第三,會講故事。講故事、炒概念,這本是前幾年我國股市中莊家慣用的伎倆,怎么說外資也講故事呢?我們的故事講得比較幼稚,有點“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意味。而外國人的故事講得讓人口服心服,仿佛十分接近事物的本質,這就是他的高明之處。如價值投資,實際上這是一個純粹的投資理論,國際機構中目前還真沒有完全遵循該理論的典范。但就是這樣一個概念,卻被我們的市場視為寶典。
股市需要理性,也不能缺少激情。外資對我國股市未來發(fā)展趨勢的態(tài)度已經很明確,QFII額度炙手可熱。目前,QFII額度的轉讓溢價已經非常高,足見外資的雄心、決心和熱心。
第五,研究方向。國際通用的研究方式有自上而下法,自下而上法,等等。對這些基本方式方法的掌握,我國研究機構并不遜于國外。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資研究的觸角伸及到各個方面。我們很少關注的區(qū)域文化,上市公司所代表的地域性格,領導層的偏好等細枝末節(jié),都是外資機構關注的焦點。
第六,操作手法。我國機構在具體操作上往往體現(xiàn)出羊群效應,一擁而上,最后集體撤退。但外資的操作更多體現(xiàn)在資金接力上,這就是為什么基金重倉股往往漲幅不大跌幅不小,而QFII重倉的股票,卻能走出持續(xù)上揚穩(wěn)健行情的原因之一。
第七,眼界寬闊。資本活力在于流動性,外資熱錢在各國資本市場間不斷流動,他是站在全球市場高度來看待我國市場。外資是站在市場外,站在比市場更高的角度來俯瞰,自然一目了然。
借用佛學里的一句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一點也正是我們所要深思的。外資正是做到了這一點,才有清晰的思路和十足的信心。如今,股指已經重回久違的1600點,當基金、機構和眾多投資者熱火朝天地討論何時是頂時,外資早已超然于此,去捕捉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機會。站的高度不同,決定了博弈的格局和結果。